游灵岩

闻说灵岩境最幽,乘闲舣棹共追游。
飞泉翠滴半空雨,古树阴连万壑秋。
缥缈香烟笼梵榻,嵯峨山势枕江流。
登临眺望关河远,惹起乡思恋国愁。

作品评述

《游灵岩》是宋代诗人富言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灵岩景色为主题,通过表现自然景观和抒发思乡之情,展现了作者在游历中的心境和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闻说灵岩境最幽,乘闲舣棹共追游。
飞泉翠滴半空雨,古树阴连万壑秋。
缥缈香烟笼梵榻,嵯峨山势枕江流。
登临眺望关河远,惹起乡思恋国愁。

这首诗以灵岩的幽静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展现了作者的游览心境。诗中的灵岩被描述为幽深的地方,传闻中的景色使人心生向往。作者乘着闲暇的时间,搭船追寻灵岩的足迹,享受其中的美景。

诗中描绘了飞泉,翠绿的水珠像雨点般从半空中落下,与古树的阴影交相辉映,连接成一片秋天的万壑。这种描写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

接着,诗中出现了缥缈的香烟,弥漫在梵榻周围。香烟的气息似乎将人带入了虚幻的境界,同时伴随着壮丽的山势和江水的流动,给人一种超然的视觉体验。这种景象使人感受到山水之间的和谐,也体现了作者对禅境的向往。

最后,登临高处眺望,远处的关河景色尽收眼底。这一景象引起了作者对家乡和国家的思念之情,使他感到乡愁与离别之苦。这种情感交融在对景色的赏析中,增添了一丝忧愁和浪漫。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灵岩的幽静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思乡之情,表达了作者游历中的心境和情感。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写,诗中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壮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国家的眷恋之情。这种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的手法,使得这首诗具有一种抒情和禅意的特点,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诗词推荐

锦堂春,琼仙朝列琼筵。遇良辰、名香共*,吐氤氲、瑞蔼祥烟。庆三真、重阳五祖,愿当今、圣主遐延。昔有轩辕。驾龙腾飞、上朝玉帝自争先。恁时万圣齐会,宴赏共留连。箫韶美,金童捧盏,玉女传宣。观神宫、仙苑异景,降鸾凤、鹤舞翩翩。仙童报,蟠桃正结,丹桂初圆。万载金龟

终日自缠绕,此身无适缘。万愁生雨夜,百病凑衰年。多睡憎明屋,慵行待暖天。疮头梳有虱,风耳乱无蝉。换白方多错,回金法不全。家贫何所怨,将在老僧边。

千株松下双峰寺,一盏灯前万里身。自为心猿不调伏,祖师元是世间人。

买书堆屋当藏珍,砚水生春玉作麟。此老大蒙稽古力,至今疏草墨花新。

云栈短长亭,今兹重作经。邛崃叱残驭,蜀分使回星。旅鬓双垂雪,羁怀一泛萍。骊驹在门久,此曲若为听。

长途酒醒腊春寒,嫩蕊香英扑马鞍。不上寿阳公主面,怜君开得却无端。

梁园尘土着人腥,不似淮山照眼明。爱君心迹曾无系,一片孤云去就轻。

九重天子去蒙尘,御柳无情依旧春。今日不关妃妾事,始知辜负马嵬人。

松桂烟霞蔽梵宫,诗流闲去访支公。石堂磬断相逢夜,五老月生溪影空。

老境忧患集,坐受衰病侵。山林成独往,樽酒惟孤斟。万事信已矣,灭迹栖苍岑。对镜未免愁,寒云生岳阴。斯时琼瑶赠,无以报兼金。酬之病桐诗,叹息成永吟。风霜入枯枝,蝼蚊穿病心。艳艳上林树,已朽难寄林。幽人识爨下,取作绿绮琴。拂拭延妙声,泠泠朱丝绳。淳风散已久,世伪

马上郎君双结椎,百花洲下买花枝。罟罛冠子高一尺,能唱黄莺舞雁儿。

邻壁嘲啾诵学而,老人睡少听移时。它年谨勿如张禹,帝问床前谬不知。

小院春昼。晴窗霞透。把雨燕脂,倚风翠袖。芳意恼愉多。暖金荷。多情不分群葩后。伤春瘦。浅黛眉尖秀。红潮醉脸。半掩花底重门。怨黄昏。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

雨霜以成岁,看旧感前闻。爱景随朝日,凝阴积暮云。□□□□□,忘言酒暂醺。□□□□□,□□□□□。

狥利者不可与谋义,怙私者不可与言公。蛮触胜负勍两角,肝胆乃在楚越同。阳清阳浊难同宫,弱水西流河汉东。洪河砥柱霜中松,中道而立能者从。凡百君子宜自爱,何苦下与琐琐争鸡虫。朝来满室生秋风,庭树两叶三叶红。

五老峰前,九江上、曾生仙客。相邂逅、贵池亭下,定交金石。我辈风流宜啸咏,官曹尘冗从煎逼。且簿书、丛里举清觞,偷闲日。同一笑,当今夕。梅正好,香浮白。便相忘尔汝,醉巾沾湿。已向琼楼夸意态,似闻金殿传消息。想君今、归去际风云,应相忆。

山脚斓斑日到迟,清连秦树夜猿悲。因思上古英雄帝,不见苍苍白白时。

情刀无断。割尽相思肉。说后说应难尽,除非是、写成轴。贴儿烦付祝。休对傍人读。恐怕那懑知后,和它也泪瀑漱。

(古有惑王,用奸臣以虐外,宠妖女以乱内,内外用乱,至于崩亡,故为《至惑》之诗二章六韵二十句)贤圣为上兮,必俭约戒身,鉴察化人,所以保福也。如何不思,荒恣是为?上下隔塞,人神怨奰;敖恶无厌,不畏颠坠。圣贤为上兮,必用贤正,黜奸佞之臣,所以长久也。如何反是,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