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过夏虫五咏·蛛

么虫夜飞飞,遭汝巧且缚。
汝纲非坚牢,岂无风雨恶。
蟹怒横戈矛,蜃喜吐楼阁。
物生黠复痴,悟此一笑乐。

作品评述

诗词:《和刘过夏虫五咏·蛛》

蛛丝飞舞夜幕中,被你巧妙地缚住。
你的网不牢固,难道没有遭受风雨的磨难吗?
螃蟹愤怒地挥舞戈矛,海螺高兴地吐出楼阁。
万物生灵聪明或愚昧,领悟此意,只会发出一声笑乐。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孙应时的《和刘过夏虫五咏·蛛》之一。诗人以蛛为主题,通过描绘蛛的形象,表达了对世间万物智慧和无知的思考。

诗中蛛丝飞舞,象征着蛛的巧妙技艺,但作者指出蛛的网并非坚固,可能会被风雨摧毁,这暗示着蛛的智慧也有其局限性。螃蟹愤怒地挥舞戈矛,海螺高兴地吐出楼阁,表达了万物生灵各有特点,有时聪明,有时愚昧。最后,诗人希望人们能从中领悟出这种智慧与愚昧的对比,以一种轻松、欢乐的心情去面对人生。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蛛的形象和蛛网的特点,通过对比螃蟹和海螺的行为,反映了智慧与愚昧的不同表现。整首诗意蕴含深远,通过寓言的手法,提醒人们反思自己的智慧和局限性,以及在面对世间万物时应持有一种宽容与乐观的态度。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青林雨湿烟濛濛,杜鹃含冤号晚风。雨转萧萧声转急,不堪闻在乱离中。

得得中间寻得得。王三默诀唯王六。若要清静如白玉。独自宿。余自须要除情欲。这个灵童明似烛。惺惺能唱无生曲。日住公家公不识。休寻觅。心澄便是真消息。

上如跻云下临渊,乱石当道如防贤。遥看一鸟转绝壑,鸟已烟沉吾木末。晚风吹雪作云飞,山中更添一尺泥。岁华如此犹浪走,梅花思人越消瘦。

月邀棋约屡登台,学省公厅只对街。九日菊花孤痛饮,百端人事可安排。

自子来见我,倏焉十六秋。一闻沂上音,此意便绸缪。中间岂不别,会合同转头。今兹舍我去,万里不复留。岂不能挽子,惧子为亲忧。六月送归船,我思与悠悠。爱子刚毅资,不作绕指柔。原子进问学,琢磨须自修。居然知见广,百病公有瘳。谁谓道云远,行矣当深求。

嫌闹不入市,怕寒稀出门。拥炉愁兀兀,投枕睡昏昏。柳色新如染,梅花香满村。犹嗟未免俗,薄酒诳空樽。

蕙花老尽离骚句。绿染遍、江头树。日午酒消听骤雨。青榆钱小,碧苔钱古。难买东君住。官河不碍遗鞭路。被芳草、将愁去。多定红楼帘影暮。兰灯初上,夜香初炷。犹自听鹦鹉。

且看双放更双收,有底欢声无底愁。一切圣贤如电拂,大千沙界海中沤。

兹晨气候佳,淫霖始云歇。举目眺西岑,青翠连城阙。卉木蔼阳和,朝霞互兴没。野杏花新试,谷莺声乍发。岩壑晴色敛,云烟夕霏豁。遇物感时芳,驰思生超忽。心胜景无厌,理存情自达。延咏赋新篇,聊当慰寂蔑。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前杵与后杵,筑城声不住。我愿筑更高,得见秦皇墓。

清风去无尘,白云来无心。一笑玉溪上,落花流水深。

天真道妙本无多,只费挨摊与洗磨。不见昭昭端的处,分明全体是如何。

人日春风绽早梅,谢家兄弟看花来。吴姬对客歌千曲,秦女留人酒百杯。丝柳向空轻婉转,玉山看日渐裴回。流光易去欢难得,莫厌频频上此台。

怡然气貌渐还婴,淡饭麤裘过此生。尽道无方能缩地,梦中夜夜上青城。

西风落日怕登楼,倚遍阑干万古愁。衰汉竟成三国误,秣陵不盖六朝羞。江山有恨留青史,天地无情送白头。击碎唾壶歌不尽,荒台残雨梦扬州。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飗竞鼓声。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波眼沄沄浪复轻,稍苏羁束过清明。倩人觅路先寻酒,久客怀乡始见饧。松下紫芽肥野菜,竹间青叶带山樱。自从一别齐安后,直到今朝始听莺。

欲落荷花先自愁,如何落後免沉浮。谁将碧玉圆盘子,和蕊和花一一收。

晓色熹微岭上横,望中云物转凄清。林收宿雾初通日,山挟回风尽入城。客路远随残月没,乡心半向早寒生。惊鸦满眼苍烟里,愁绝戍楼横吹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