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忆旧

长记鸣琴子溅堂。
朱颜绿发映垂杨。
如今秋鬓数茎霜。
聚散交游如梦寐,升沉闲事莫思量。
仲卿终不避桐乡。

作品评述

浣溪沙·忆旧翻译及注释

翻译
常常记着宓子贱弹琴治理单父的故事。过往红润颜容和乌黑头发映照着垂柳。如今已有数根鬓发白得就像霜雪一般。
结交朋友的离离合合就如同身在梦中。仕途得失进退这等闲事就别去想它了。朱仲卿终也没离开人民爱戴他的桐乡。

注释
1.鸣琴子贱堂:「子贱」即孔子宓不齐(字子贱),「鸣琴子贱堂」即「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的典故(见《吕氏春秋?论部》卷二十一〈开春论?察贤〉).(也作「鸣琴化洽」、「鸣琴单父」)
2.朱颜:红润美好的颜容,借指青春年少.
3.绿发:「绿」指乌黑,「绿发」即乌黑的头发.
4.秋鬓:苍白的鬓发.
5.聚散:相聚和分离.
6.交游:交际、结交朋友.
7.梦寐:睡梦.
8.升沉:即「升降」,旧时指仕途得失进退.
9.仲卿终不避桐乡:「仲卿」即西汉中叶时人朱邑(字仲卿,官至大司农),「避」指离开,「仲卿终不避桐乡」即「朱邑归葬桐乡」的典故(见《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第五十九,另附相关原文节录如下).(相关原文节录:「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初邑病且死,嘱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民果共为邑起冢立祠,岁时祠祭,至今不绝.」)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思君采艾叹如年,眼底羁愁只自煎。破梦有来惊剥啄,冲泥径欲跨连钱。新篇端复千年计,旧集犹须百手传。早晚聚头三日语,麈边闲听有源泉。

时光

恻恻复恻恻,桑黄秋露白。持糜不能飡,持麻不能织。冬歌夜来风似箭,晨起雪盈床。侯门教歌舞,剪彩斗红妆。

时光

□□□□□□□,□值凄凉八百秋。入院伽蓝先稽首,题诗神鬼暗添愁。几章镌石珠玑灿,一带临江泉石幽。读罢中兴碑去后,逢人便举伴茶瓯。

时光

蓬莱空夜月,琪树不秋风。霜畦老芝(左瓜右瓜),烟阙多麟龙。灵龟不知岁,孤云杳无踪。白鹤忽归来,紫鸾鸣雝雝。谁种蟠桃核,花开崑崙峰。一曲舞胎仙,瑶池讌已终。手持三尺霜,浩气渺太空。坐断壶山景,杖头风月浓。玉皇知何时,锡诏下霄濛。玉膏满瓯雪,刀圭一粒红。赠子谒

时光

一舸风帆放晚秋,访君幽巷卜淹留。绿摇岸柳容如舞,碧蘸溪毛美可羞。喜见林宗銮为辍,久钦阿大语难休。土贫鸡黍无劳具,谋食何如道可谋。

时光

别梦记春前,春尽苦无归日。想见鹊声庭院,误几回消息。万重离恨万重山,无处说思忆。只有路傍双堠,也随人孤只。

时光

捉得金晶固命基,日魂东畔月华西。于中炼就长生药,服了还同天地齐。莫怪瑶池消息稀,只缘尘事隔天机。若人寻得水中火,有一黄童上太微。混元海底隐生伦,内有黄童玉帝名。白虎神符潜姹女,灵元镇在七元君。三亩丹田无种种,种时须藉赤龙耕。曾将此种教人种,不解铅池道不生。

时光

漪漪细浪生蒲叶,剪剪轻风破柳芽。不饮恐孤今日社,强随儿女插桃花。

时光

未就丹砂须九转。谁把新词,歌绕梁尘遍。拍拍韶华春意满。揆予初度文何健。恰是山花汀草远。独乐园林,不梦笙歌殿。灵气仙才非袓

时光

坐镇清朝独殷然,闲征故事数前贤。用才同践钧衡地,禀气终分大小年。威凤本池思泛泳,仙查旧路望回旋。犹怜绮季深山里,唯有松风与石田。

时光

维六飞之南渡兮,潢涛江以东历。后舜禹三千年兮,履舜禹之遗迹。驻翠跸以弥年兮,因改元而颁诏。爰升州而为府兮,冠绍兴之大号。举大享之上仪兮,即行阙而蒇祀。视总章与重屋兮,亦庶几其遗意。登堂而望稽岭兮,怀克勤之令德。留建炎之御制兮,彰复古之素志。采上虞之囊封兮,

时光

瓮盎轟豗恣击撞,佩环时亦奏铿锵。风涛欲静犹须怒,一付天吴自抑扬。

时光

由来勋业属英雄,兄弟连营列位同。先入贼城擒首恶,尽封筦库让元公。旌幢独继家声外,竹帛新添国史中。天子新收秦陇地,故教移镇古扶风。

时光

处处笙歌杂诵谣,盍簪一笑共今宵。宛然上齿尊三老,非若班廷序百僚。乡饮讵宜先仗出,虞人不必以弓招。明时各适鸢鱼性,在野尤和似在朝。

时光

几过长桥下,清宵得意行。风高江水急,月上海潮生。空迥寒逾峭,更深境过清。扁舟难久驻,转柂问归程。

时光

卜宅近山阿,紫门障薜萝。风清闻鹤唳,日暖听樵歌。密树悬青岛,平田浸白波。树船乘暮景,来往急如梭。

时光

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直苦风尘暗,谁忧容鬓催。

时光

草堂只在玉山西,未识风流顾恺之。鸳冷绣衾春病酒,蜡销银烛夜敲棋。每怀凤鸟栖梧树,辄倚乌几唱《竹枝》。昨夜阑干明月上,恼人箫管不胜吹。

时光

清和时序。望桂影渐生,薰风微度。挺秀金芝,传芳玉叶,天上瑞麟重睹,竞爽谢庭兰玉,信美西EF63鸳鹭。庆门里,把丹枝争折,青云平步。声誉。喧盛世,人咏少年,古锦囊中句。艺祖诸孙,宗王贤子,偏爱汝阳眉宇。画堂令辰称寿,愿与冈陵同固。更看取,继汧公勋业,东平茅土。

时光

穷达渠非命,机关不到心。新诗聊自遣,高兴若为禁。

时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