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冰绽柳条新,风物暄妍土俗淳。

出自宋代王禹偁的《和陈州田舍人留别(其四)》

出自宋王禹偁的《和陈州田舍人留别(其四)》

拼音和注音

huái yáng bīng zhàn liǔ tiáo xīn , fēng wù xuān yán tǔ sú chú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风物:风光景物。即风景。

柳条:编织筐、包、篮子等用的柳树柔软的枝条。

土俗:土俗tǔsú∶地方风俗∶粗俗;不雅观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原诗

淮阳冰绽柳条新,风物暄妍土俗淳。

捧诏暂辞双阙路,劝农深入四郊春。

茶烟静拂听琴鹤,谷雨轻笼锄麦人。

赢得褰帷恣吟兴,落花飞絮满车茵。

诗词推荐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拨动顶门关捩,自然虎啸龙吟。九还七反义幽深。出入不离玄牝。运用玉炉火候,鼎中炼就真金。强兵战胜便收心。妙在无伤无损。

白日落我前,明月随我後。流光如有情,徘徊上高柳。高柳对寝亭,风影乱疏牖。我马卧其傍,我仆倦搘肘。寂寂重门扃,独念家中妇。乳下两小儿,夜夜啼向母。问爷若个边,天性已见厚。不嗟羁枕孤,不愧栖禽偶。内有子相忆,外有月相守。何似长征人,沙尘听刁斗。

清蝉暂休响,丰露还移色。金飙爽晨华,玉壶增夜刻。已低疏萤焰,稍减哀蝉力。迎社促燕心,助风劳雁翼。一悲纨扇情,再想清浅忆。高高拜月归,轧轧挑灯织。盈盈玉盘泪,何处无消息。

春风满袖折花回,高卧云间百尺台。天上赐袍香雾湿,河东献赋日华开。频烦太守高轩过,屡见元戎小队来。我欲将军侍亲去,彩衣花底学提孩。

一片灵台众共知,宦途宁肯避危机。至诚似有神明助,尽室初从瘴海归。烈火岂能伤美宝,覆盆终是见炎晖。人生未出功名外,多少京尘待染衣。

段桥牵纸鹞,儿戏亦关心。风快应难挽,云高径欲侵。人夸无限力,身直不多金。说与须知道,明朝不似今。

杨花剩得晴方好,榆荚其如世上分。花向喜中看更好,分明春色解欺人。

礼奠蠲衷,祭作竣事。丕拥灵休,蕃衍皇嗣。

怕寒嫩剃发忪发,爱暖频添榾柮柴。粟色伽梨撩乱挂,谁能劳苦强安排。

自我来南溪,池塘几春草。结茅依云端,爱此山回抱。奇峰七十二,罗列景逾好。岂殊谢公窗,澄江更萦绕。孤城千家邑,一目可尽了。植葵思夏深,种菊待秋杪。物华静中见,至理得深造。东山与鲁郊,底用评大小。平生丘壑心,计拙讵能巧。亭皋远俗客,曳杖日频到。箪瓢乐未改,在涧

一叶落时天下秋,不风流处却风流。木人退步金绳断,直下无机牵铁牛。

桃溪惆怅不能过,红艳纷纷落地多。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

八神扶玉辇,六羽警瑶谿。戒道伊川北,通津涧水西。御图开洛匮,刻石与天齐。瑞日波中上,仙禽雾里低。微臣矫羽翮,抃舞接鸾鹥。第一百卷

南八空归唐垒陷,包胥一出楚疆还。而今庙社存亡决,只看元戎进退间。

愁少怜诗酒,閒多忽簿书。登楼当白昼,冯槛看清滁。风急移凉榻,云归想故庐。往来桥上客,谁得见长鱼。

晚麦芒干风似秋,旅人方作蜀门游。家林渐隔梁山远,客路长依汉水流。满壁存亡俱是梦,百年荣辱尽堪愁。胸中愤气文难遣,强指丰碑哭武侯。

摇落难堪更语离,晓风吹月上征衣。送君直到长亭去,只影愁寻旧路归。

均调大化,险惊下民。骏功有赫,诞举明社。嘉觞中贰,执事惟寅。清明同矣,福禄攸臻。

余刃西屠横海鲲,应余诗谶是游魂。归来趁别陶弘景,看挂衣冠神武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