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作品评述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乌菱白芡不论钱,
乱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
滞留江海得加餐。

诗意:
这首诗词以苏轼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上醉酒时所写,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感慨。苏轼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乌菱和白芡这两种水生植物,表达了他对物质财富的漠视态度。他认为这些东西并不重要,只是浮华世界的繁杂琐事。他使用了“乱击”来形容这些植物,暗示了纷繁复杂的世界,以及他对其中喧嚣纷扰的态度。

然后,苏轼回忆起他曾经参观过的灵观,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使他感到宁静和宽慰。这个灵观可能象征着精神世界或内心的自由。在这个忙碌的世界中,他感到自己陷入了困境,无法逃离。他使用了“滞留江海”一词来表达对于自己被世俗所束缚的无奈之感。

最后一句“得加餐”表明他在这个忙碌的世界中仍然能够获得一些追求和满足,尽管是有限的。这句话可以被理解为对于在现实生活中寻求片刻安宁和满足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经历的描绘,表达了苏轼内心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看法。他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刻画了繁杂纷扰的世界和自己在其中的困顿。他对物质财富的不重视,以及对内心追求宁静与自由的渴望都体现了他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世界的反思。整首诗词充满了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的探索,以及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冲突的思考。它表达了一个文人士人在纷繁世俗中的矛盾心境,同时也是苏轼自身对于人生哲学的思考和抒发。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绿玉枝头一粟黄。碧纱帐里梦魂香。晓风和月步新凉。吟倚画栏怀李贺,笑持玉斧恨吴刚。素娥不嫁为谁妆。

从容行乐兴无涯,地转清幽亦可佳。须信居尘尘不染,竹风飘拂爽人怀。

古来何物支乾坤,除四书外旁无门。晦翁乘风游混沦,天宇扫净滔云昏。周程扶起周孔尊,只手闸断狂澜奔。当时正气横八垠,犹尔不免遭群喧。曾几何日班廷鸳,晓梦有栩枌榆村。翁已仙去谁招魂,有亭渠渠波沄沄。风烟苔径新屐痕,滕侯肯之弟昆。溪山荏苒更寒暄,空余碧树吟霜猿。人

忆昔联书上辟雝,公如玉树照春风。骞腾尚惜十年晚,销散俄惊一梦空。世事正兹同沸鼎,我身今亦类飞蓬。怆怀为执归山绋,松柏萧森泪眼中。

水晶宫里桂花开,神仙探几回。红芳金蕊绣重台,低倾玛瑙杯玉兔银蟾争守护,姮娥姹女戏相偎。遥听钧天九奏,玉皇亲看来。

膏肓泉石痼烟霞,半世游山不著家。老入蒲团三昧定,坐看穿膝长芦芽。

前后殷勤选众芳,名园移植总成行。要须花笑春风里,次第迎公入醉乡。

白发谙冷暖,苍皮贮阳秋。中年已如此,一饱更何求。把菊悼飞叶,微行遵远流。此非柴桑里,乃有渊明俦。

安阳好,形势魏西州。曼衍山川环故国,升平歌吹沸高楼。和气镇飞浮。笼画陌,乔木几春秋。花外轩窗排远岫,竹间门巷带长流。风物更清幽。

笑人寂寞,盖以风雨伤怀耳。兹重改呈,又作一首,共写呈,二君却不可扶疏玉。蟾宫树影阑干曲。阑干曲。一襟香露,几枝金粟。*娥镜里秋云绿。无端风雨声相续。声相续。不须澄霁,为沽**。

石室静而深,青山迭相映。且无笼槛羁,颇适猿鸟性。外物俱弃捐,仙尘亦清净。人莫来扣门,惊回老僧定。

天迷关,地迷户,东龙白日西龙雨。撞钟饮酒愁海翻,碧火吹巢双猰(左犭右俞)。照天万古无二乌,残星破月开天馀。座中有客天子气,左股七十二子连明珠。军声十万振屋瓦,拔剑当人面如赭。将军下马力排山,气卷黄河酒中泻。剑光上天寒彗残,明朝画地分河山。将军呼龙将客走,破

令君四俊,苗吕崔员。

青山露出本来面,白雪消融清净身。松树也知修养法,白头翁作少年人。

一岁秋香又一空,落英憔悴怨西风。开时占断西风晓,岂念荷花脱病红?

太清闻海鹤,游子引乡眄。声随羽仪远,势与归云便。青桂春再荣,白云暮来变。迁飞在礼仪,岂复泪如霰。

飞泉何事仰空流,无数明珠散不收。注辇昔时曾撒殿,至今抛掷未曾休。

霜露再相换,游人犹未归。岁新月改色,客久线断衣。有鹤冰在翅,竟久力难飞。千家旧素沼,昨日生绿辉。春色若可借,为君步芳菲。

客路行无穷,渔唱听不厌。涛江西限吴,云岫南入剡。蹇驴过小市,高柳拥孤店。去去望前村,鸦归烟欲歛。

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