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士宁先生

楼台高耸间晴霞,松桧阴森夹柳斜。
渴愁如箭去年华,陶情满满倾榴花。
自嗟不及门前水,流到先生云外家。

作品评述

《寄李士宁先生》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楼台高耸间晴霞,
松桧阴森夹柳斜。
渴愁如箭去年华,
陶情满满倾榴花。
自嗟不及门前水,
流到先生云外家。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李士宁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楼台高耸的景象,晴朗的霞光映照其间,松树和柏树的阴影投射在斜斜的柳树之间。作者用渴望之情形容去年的光华如箭般迅速流逝,而自己的思慕之情则满满地倾注在盛开的榴花之上。最后,王安石惋惜地表示自己的感慨无法与门前的流水相比,而李士宁已经流落到了遥远的云外之地。

赏析:
《寄李士宁先生》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感受的表达,诗人将自己的心情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之情。

诗中的楼台高耸、晴霞、松桧、柳树等景物形象描绘生动,展示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感受力。通过对去年光华如箭流逝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时光的无奈和对年华逝去的遗憾之情。而将自己的渴愁之情比喻为箭,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诗中,作者以流水比喻自己的感慨无法与门前水相比,而李士宁已经流落到了云外之家,意味着友人已经远离故乡,使得作者的思念更加深沉和无法抒发。整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给人以深入的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孟家种柳东城去,临水逶迤思故人。不似当时大司马,重来得见汉南春。

归客下三川,孤邮暂解鞍。鸟声催暮急,山气欲晴寒。已作愁霖咏,犹怀祖帐欢。更闻溪溜响,疑是石楼滩。

一双掠水燕来初,万点飞花社雨余。辛苦成巢君勿笑,从来吾亦爱吾庐。

薤本新痕割复齐,豆苗初叶合仍离。鷽声政好还飞去,不为诗人更许时。

一匹好骅骝,精彩浑如画。却被银鞍缚了身,著绊马。怎得逍遥也。不若骋颠狂,掣断无□挂。摆尾摇头厩枥违,做野马。自在□游冶。

为甚夜来添病,强临宝镜,憔悴娇慵。一任钗横鬓乱,永日熏风。恼脂消榴红径里,羞玉减蝶粉丛中。思悠悠,垂帘独坐,传遍熏笼。朦胧。玉人不见,罗裁囊寄,锦写笺封。约在春归,夏来依旧各西东。粉墙花影来疑是,罗帐雨梦断成空。最难忘,屏边瞥见,野外相逢。

胜日探梅去,邂逅得奇观。南枝的皪,陡觉品俗又香慳。曾是瑶妃清瘦,帝与金丹换骨,酒韵上韶颜。百叠侈罗袂,小立耐春寒。凝香地,古仙伯,玉尘闲。烦公持并三友,秀色更堪餐。定笑芙蓉骚客,认作东风桃杏,醉眼自相谩。想见落诗笔,字字漱龙兰。

穉女春间绕舍嬉,手挑野菜满篮归。细{奭斗}碧涧和极煮,旋掬香粳芼糁稀。久识道腴知隽永,更从禅悦悟精微。投床忽作还乡梦,雪暖西山笋蕨肥。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山人

谁使霓裳逞细腰,随风尽日袂飘飖。飞花却讶春将遍,舞片还惊易销。看熟似同鸥过渚,兴仙刚道鹤冲霄。吟成谁与相酬酢,赖有疏梅伴寂寥。

乾坤连夜玉为尘,照映冰容面面新。句妙莫疑难属和,真成白雪对阳春。

吾家清俭莫忘初,昔日儒酸白屋居。世事直须防满溢,天公偏是喜乘除。看来负郭三千顷,不似传家一卷书。谦损却能丰萃致,试观沧海受川渠。

昔桥本千柱,挂湖如断霓。浮梁陷积淖,破板随奔溪。笑看远岸没,坐觉孤城低。聊因三农隙,稍进百步堤。炎州无坚植,潦水轻推挤。千年谁在者,铁柱罗浮西。独有石盐木,白蚁不敢跻。似开铜驼峰,如凿铁马蹄。岌岌类鞭石,山川非会稽。嗟我久阁笔,不书纸尾鹥。萧然无尺箠,欲构

脯青苔,炙青蒲,烂蒸鹅鸭乃瓠壶。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贫家百物初何有。古来百巧出穷人,搜罗假合乱天真。诗书与我为曲蘖,酝酿老夫成搢绅。质非文是终难久,脱冠还作扶犁叟。不如蜜酒无燠寒,冬不加甜夏不酸。老夫作诗殊少味,爱此三篇如酒美。封胡羯末已可怜,

放逐谙时态,惟侯意味长。醴为狂客设,羹许老人尝。南国留棠舍,西郊闭草堂。临岐先作恶,未可倚刚肠。

愚臣何幸际明时,才本疎庸玷宰司。未报圣恩怀夕惕,更叨使领侍亲祠。骏奔重屋仪文肃,鸡揭端门惠术施。归美惭微天保颂,畏威原继我将诗。

阴壑传闻炯夜灯,几人高合费追寻。山间光景只常事,堪笑尘寰万种心。

六月炎蒸何太盛。海榴灼灼红相映。天外奇峰千掌回。风影定。汉宫圆扇初成咏。珠箔初褰深院静。绛绡衣窄冰肤莹。睡起日高堆酒兴。厌厌病。宿酲和梦何时醒。

时难访亲戚,相见喜还悲。好学年空在,从戎事已迟。听琴泉落处,步履雪深时。惆怅多边信,青山共有期。

淘清研朱画屋梁,黄漆柏障连曲房。日晖月色不须照,了了自可窥毫芒。夕阴花敛似欲病,飞鸟不惊乌帽郎。深山穷谷谩幽僻,喜得吴侬是药囊。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