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凤辇乘朝霁,鹦林对晚秋。
天文贝叶写,圣泽菊花浮。
塔似神功造,龛疑佛影留。
幸陪清汉跸,欣奉净居游。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凤辇乘朝霁,鹦林对晚秋。
天文贝叶写,圣泽菊花浮。
塔似神功造,龛疑佛影留。
幸陪清汉跸,欣奉净居游。

诗意:

这首诗是李适为奉和应制,登上慈恩寺浮雕图后所作。诗中描绘了早晨凤凰车乘着晨曦从慈恩寺的大门驶来,与秋天的鹦鹉林相映成趣。诗人以古天文学的手法,将仙福的图形描绘在贝叶上,以及将菊花浮现在圣地,使慈恩寺的壮丽景色更加神圣。塔楼看起来像是神功所建,佛龛中仿佛留下了佛的身影。最后,诗人欣喜地陪同皇帝踏入清净的住处,一同游览。

赏析:

这首诗写景深远,以寺庙、瑞气、祥符的描绘,表达了慈恩寺的庄严和神圣。通过凤辇、鹦鹉林、天文贝叶、圣泽菊花、塔、龛等形象的运用,使诗歌中充满了神秘的氛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与皇帝同游慈恩寺的荣幸之情。整首诗凝练而优美,展现了唐朝文人对佛教和神圣场所的推崇与赞美。

诗词推荐

卧病厌厌三伏尽,商飙初自水边来。高峰枯槁骨偏峭,野树扶疏叶未摧。时序追牵从鬓改,蝉声酸急是谁催。云门不闭全无事,心外沈然一聚灰。

濂溪义安取,新郑与新丰。所以东塾子,拳拳东塾翁。

惭非限客郑当时,猥荷高人不见遗。顿悟可能参佛理,淡交谁是喜僧诗。过从未许泥行数,属和多因险韵迟。彼此缄滕各收拾,他年开卷两相知。

人来人去市朝变,山后山前烟雾凝。萦带二川河洛水,寂寥千古帝王陵。

尚书悬像拜中丞,仆仆生前岂为名。近见山西曹给事,爱君仿佛似文成。

千叶芙蕖白玉肤,一樽沆瀣碧琳腴。极知俱出氛埃外,我亦秋风山泽臞。

坏色寒惟破面藤,寄情显裕一孤僧。花天捧日朝分供,山鬼呼风夜扑灯。何日庵居同兀兀,羡君身外只腾腾。是非不到争多少,前寺经山只一层。

正家丰。不争锋。猛烈灰心王害风。先归三岛峰。马山侗。过临潼。三髻头梳似小童。专专化个同。

华阳仙洞口,半岭拂云看。窈窕穿苔壁,差池对石坛。方随地脉转,稍觉水晶寒。未果变金骨,归来兹路难。

流景去难縻。浮世危如拍浪C322。才遇中秋聊对月,佳期。了怕晴明未可涯。人月本相依。果是今朝恰背违。孤负楼台多少醉,堪悲。何忍滂沱与毕离。

三贤犹得仰高风,冠服虽殊气味同。后五百年无继者,桃花含笑夕阳中。

郊原飞雨至,城阙湿云埋。迸点时穿牖,浮沤欲上阶。偏滋解箨竹,并洒落花槐。晚润生琴匣,新凉满药斋。从容朝务退,放旷掖曹乖。尽日无来客,闲吟感此怀。

棋战久不对,对盟亦寖寒。方期会真率,乃尔变悲欢。岁晚本无憾,情深那忍看。佳城何处是,东望涕汍澜。

风生崖木响,霭散洞门宽。幽径盘危入,青天一面看。三冬僧定煖,五月客游寒。纵有通神笔,亦应图出难。

几年鳞甲蛰清渊,一旦飞腾石自穿。遗迹漫存离旧隐,定应衔雨去朝天。洞口岩高著数椽,秋铃听法护金仙。腾身一跃天池后,云雾于今尚滃然。

十日溪头鷁退飞,相逢那暇问雄雌。不如二月春风好,草木无情亦去思。

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人情好先务取胜,百物贵早相矜夸。年穷腊尽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蛇。夜闻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万木寒痴睡不醒,惟有此树先萌芽。乃知此为最灵物,宜其独得天地之英华。终朝采摘不盈掬,通犀銙小圆复窊。鄙哉谷雨枪与旗,多不足贵如刈麻。

多年调养在雕笼,放出初飞失旧丛。只为恩深不能去,朝来还绕上阳宫。

才起程时雪絮春,雪余又是雨兼旬。肩舆聊复能安稳,步屧其如受苦辛。楮贱米穷尝世味,风餐露宿链官身。一朝傥有青云上,莫忘泥耕水耨人。

银漏花残,红消烛泪。九重鱼钥欢声沸。奏万乘、祥曦门外。盖圣君、恭谢灵休,谨访景明嘉礼。天意好,祥风瑞月,时正当、小春天气。禁街十里香中,御辇万红影里。千官花底,控绣勒、宝鞭摇曳。看万年,永庆吾皇,拈指又瞻三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