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倅德远有诗谢送菊因酬二绝

爱竹君家有子猷,黄花君复向人求。
不妨官事兼幽事,应笑侬归两过秋。

作品评述

《王倅德远有诗谢送菊因酬二绝》是宋代张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王倅远德有诗谢,送菊因酬二绝。
爱竹君家有子猷,黄花君复向人求。
不妨官事兼幽事,应笑归侬两过秋。

诗意:
这首诗词是张镃以诗作为礼物,以答谢王倅远对他的赏识和赠送的菊花。诗中描绘了一个与王倅远有密切关系的人物,他爱好竹子,并且向他人求取黄花。诗人表示,他无妨在从事官务的同时也从事幽雅之事,笑言自己与王倅远一起度过了两个秋天。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王倅远的感激之情。诗人以王倅远赠送菊花为契机,通过描述一个爱竹子的人物和他向他人寻求黄花的情节,展现了生活中的真实场景。诗中的"官事"与"幽事"相对应,表达了诗人在忙碌的官场生活中,仍能追求雅致和幽静之事的态度。最后两句"笑归侬两过秋",以幽默的口吻表达了诗人与王倅远共度两个秋天的心情,展示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和共同的趣味。

整首诗词既表达了对王倅远的感激之情,又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幽默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这种真实、朴实而又带有幽默的表达方式,使得诗词充满了情趣和生活气息,展现了宋代文人雅致生活的一面。

作者介绍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诗词推荐

大晟新颁雅乐名,钧天九奏杂英茎。君王元是身为度,何待龙门听水声。

故交吾未测,薄宦空年岁。晚节踪曩贤,雄词冠当世。堂中皆食客,门外多酒债。产业曾未言,衣裘与人敝。飘飖戎幕下,出入关山际。转战轻壮心,立谈有边计。云沙自回合,天海空迢递。星高汉将骄,月盛胡兵锐。沙深冷陉断,雪暗辽阳闭。亦谓扫欃枪,旋惊陷蜂虿。归旌告东捷,斗骑

轻波飐鸭头,小艇翔燕尾。风沙三十程,云水一千里。云尽晚寒轻,日长春睡美。汀芜翘碧茅,岸树裹红蕊。江浮清镜中,山入翠屏里。蜀鸟已惊心,巴猿犹恻耳。竹节数名滩,桃花验新水。谷莺歌尚慵,樯燕舞何喜。落日浪鎔金,残花风翦绮。斯游兴最多,了不知行止。

北走莼塘路,从公敢惮行。凄凉当短日,寂寞过荒城。薄禄非吾愿,尘缘窘此生。丘园如可乐,何必问功名。

鸡窗同隶习,雁塔独飞翔。荐牍盈丹戾,封章列皂囊。锦衣荣梓里,符竹耀江乡。三迳方谋适,琴尊忽破亡。

通往通来无四旁,津梁未必不相妨。吾行拗折津梁柱,尽放途入蹈大方。

门前不改旧山河,破虏曾经马伏波。今日独经歌舞地,古槐疏冷夕阳多。

躬耕乐道真吾事,三聘看来未是荣。时尚可为君更悟,何妨藜藿度残生。

倚杖河边记水痕,眼明喜见白鸥群。雨声夜向九峰泻,江势朝来三堰分。窟宅蛟龙元自擅,邻家鸡犬要相闻。我师一饱关天意,收拾晴风放密云。

自说家乡古相州,白麻风旨出狂酋。中书尽出降元表,北渡黄河衣锦游。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独自上孤舟,倚危樯目断。难成暮雨,更朝云散。凉劲残叶乱。新月照、澄波浅。今夜里,厌厌离绪难销遣。强来就枕,灯残漏水,合相思眼。分明梦见如花面。依前是、旧庭院。新月照,罗幕挂,珠帘卷。渐向晓,脉然睡觉如天远。

积庆今如许,生儿得宁馨。轲亲躬授教,韦子世传经。寿斝明卿月,安舆拱使星。市桥何处在?梦断一溪青。

日者旱太甚,天乎祷有诸。震雷惊破柱,骤雨喜承车。精意通无间,神功敛不居。鲁侯明德颂,好接有年书。

昨夜霜风起,入户复吹帷。儿啼母心酸,母愁儿不知。

独携《真诰》西林住,便是仙人葛稚川。一个茅亭修竹里,几声茶臼夕阳边。闲抄玉子飡秋月,细摘松花酿乳泉。昨夜梦君高阁上,晓来清思满江烟。

十顷西池碧近天,春深调马教龙船。至尊勤政欢嬉少,企望銮舆又七年。

几是霜翎巢白草,数行云足篆青冥。方将寄字来苕霅,莫便翻身过洞庭。

虞美人,态浓意远淑且真。同辇随君侍君侧,六宫粉黛无颜色。楚歌四面起,形势反苍黄。夜闻马嘶晓无迹,蛾眉萧飒如秋霜。汉家离宫三十六,缓歌慢舞凝丝竹。人间举眼尽堪悲,独阴崖结茅屋。美人为黄土,草木皆含愁。红房紫谭处处有,听曲低昂如有求。青天漫漫覆长路,今人犁田昔

万古龙涛山水窟,何人携向岭边州。朝来蜃气连城白,幻作恩平第一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