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希道移漕江东

馈饷随萧不作难,秦淮今视汉秦关。
天开虎踞龙蟠处,地近鸡翘豹尾间。
洗印先经三峡寺,观风遍踏九华山。
尽收奇秀归诗稿,却趁赓歌供奉班。

作品评述

《送韩希道移漕江东》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周必大。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馈饷随萧不作难,
秦淮今视汉秦关。
天开虎踞龙蟠处,
地近鸡翘豹尾间。
洗印先经三峡寺,
观风遍踏九华山。
尽收奇秀归诗稿,
却趁赓歌供奉班。

诗意:
这首诗是送别韩希道的作品,韩希道是一个官员,他要从江西东迁到江东地区。诗人通过描写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表达了对韩希道的祝福和送别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地理特点来描绘送别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送行对象的敬佩和祝福之情。下面对每一句进行解析:

1. 馈饷随萧不作难:
这句描述了诗人将送行时的礼物随行而去,不会增加韩希道的负担。"萧"在这里指代韩希道,表达了作者对他的称赞和赞许。

2. 秦淮今视汉秦关:
这句描绘了韩希道行程的地理位置,将秦淮河与汉秦关进行对比。秦淮是南京的一条河流,而汉秦关是长江的一处险要关口。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展示了韩希道的迁徙之路的重要性和艰辛。

3. 天开虎踞龙蟠处:
这句描述了韩希道要去的地方的壮丽景色。"天开"指的是地势高耸,象征着天空的辽阔。"虎踞龙蟠"则形容山势险峻,豪迈峻拔。

4. 地近鸡翘豹尾间:
这句表达了目的地的地理位置。"鸡翘豹尾"是对山峰和地势的形象化描写,表现出景色的险要和壮丽。

5. 洗印先经三峡寺:
这句提到了韩希道行程中经过的三峡寺,表明他的迁徙之路是经过名胜古迹的。

6. 观风遍踏九华山:
这句描述了韩希道行程中参观九华山的景点。九华山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诗人通过提到这个地方,展示了韩希道的旅行的壮丽和丰富。

7. 尽收奇秀归诗稿: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所见所闻的景色和经历的喜爱,将其收入自己的诗稿中。

8. 却趁赓歌供奉班:
这句表达了诗人将这首诗作为送别的赓歌,献给韩希道,以表达自己对他的敬意和祝福。"供奉班"指的是官方的礼仪团队。

作者介绍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诗词推荐

再岸萧萧芦荻秋,斜风细雨转船头。年来频作江湖梦,须向山阴上小舟。

无风无雨并无云,今岁中秋尽十分。毕竟冰轮谁为转?碾穿玉宇不生痕。坐看儿辈纷然饮,也遣先生半欲醺。自是清樽负明月,不閞明月负清樽。

城市隔半舍,好山宁在深。乱云归别坞,落日照疏林。能解外缘缚,始坚安住心。冠裳方我诱,漫作爱山吟。

粉垣周十里,丹碧焕神宫。楼阁晚多雨,梧桐天早风。人来夕照外,鸟起白苹中。何用厌城郭,沧洲佳兴同。

拥路东方骑,悬腰左顾龟。

衲子谁为盖代豪,生憎污俗紫方袍。何须鉴水能知止,未必归云可拟高。虎穴等閒休探手,龙泉取次莫吹毛。君知五祖堂中老,妙处何曾挂一毫。

久住空林下,长斋耳目清。蒲团借客坐,石磹甃人行。似鹤难知性,因山强号名。时闻衣袖里,暗掐念珠声。

独背焦桐访洞天,暂攀灵迹弃尘缘。深逢野草皆疑药,静见樵人恐是仙。翠木入云空自老,古碑横水莫知年。可怜幽景堪长往,一任人间岁月迁。

雨涩秋刀剃雪时,庵前曾礼草堂师。居人昨日相过说,鹤已生孙竹满池。

往者枉书并赐诗,蔼然高义见乎词。襄阳耆旧今余几,海内风流更属谁。早日有怀期见止,秋风于此得来思。顾虽愿被林宗识,却恐人非讵辱知。

辛夷高花最先开,青天露坐始此回。已呼孺人戛鸣瑟,更遣稚子传清杯。选壮军兴不为用,坐狂朝论无由陪。如今到死得闲处,还有诗赋歌康哉。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宫门一锁不复启,虽有九陌无尘埃。策马上桥朝日出,楼阙赤白正崔嵬。孤吟屡阕莫与和,寸恨至短谁能裁。

爆竹散千灾,从今事事谐。五辛空{饥右换殳}饤,六甲已安排。井贮屠苏药,庭辉榾柮柴。谩教添一岁,依旧好情怀。

秋意西山多,列岑萦左次。缮亭历三癸,疏趾邻什寺。元化隐灵踪,始君启高诔。诛榛养翘楚,鞭草理芳穗。俯砌披水容,逼天扫峰翠。境新耳目换,物远风烟异。倚石忘世情,援云得真意。嘉林幸勿剪,禅侣欣可庇。卫法大臣过,佐游群英萃。龙池护清澈,虎节到深邃。徒想嵊顶期,于今

滔天来洚水,震瓦战昆阳。此敌犹能御,春寒不可当。

日日河边见水流,伤春未已复悲秋。山中旧宅无人住,来往风尘共白头。

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万叠银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鸿来。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

白首逢人只累欷,今虽未是昨真非。文章才尽欲焚稿,仕宦兴阑当拂衣。浪出自应为後戒,放言那计堕危机。辽天华表苍茫里,千载何人识令威?

我来自东,小大稽首。是用作歌,以介眉寿。

不知建业蔷薇树,何似淮淝草木立。因入谪仙诗句里,等闲随处得虚名。

野人爱向山中宿,况在葛洪丹井西。庭前有个长松树,夜半子规来上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