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杀

物生天地间,同此一太虚,林林各自植,但坐形骸拘;日夜相残杀,曾不置斯须,皮毛备裘褐,膏血资甘腴。
鸡鹜羊彘辈,尚食稗与刍;飞潜何预汝,祸乃及禽鱼。
豺虎之害人,亦为饥所驱;汝顾不自省,何暇议彼欤?又于人类中,各私六尺躯,方其忿怒时,流血视若无。
我欲反其源,默观受气初,梃刃之所加,惨若在我肤。
朝饭一釜豆,暮饭一杯蔬,扪腹茆檐下,陶然欢有余。

作品评述

《戒杀》是一首宋代陆游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物生天地间,
同此一太虚,
林林各自植,
但坐形骸拘;
日夜相残杀,
曾不置斯须,
皮毛备裘褐,
膏血资甘腴。
鸡鹜羊彘辈,
尚食稗与刍;
飞潜何预汝,
祸乃及禽鱼。
豺虎之害人,
亦为饥所驱;
汝顾不自省,
何暇议彼欤?
又于人类中,
各私六尺躯,
方其忿怒时,
流血视若无。
我欲反其源,
默观受气初,
梃刃之所加,
惨若在我肤。
朝饭一釜豆,
暮饭一杯蔬,
扪腹茆檐下,
陶然欢有余。

这首诗词表达了陆游对于杀戮行为的警示和思考。诗中描绘了大自然中的生灵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虚无的存在。然而,人类却在日夜间相互残杀,对无辜的生命置之不理。诗人指出,即使是鸡、鹜、羊、猪这些与人类共存的动物,也只能吃些次等的粗粮和剩余的食物。诗人进一步指出,人类对于其他动物的残害,也是因为饥饿所驱使,但人们却不自省,反而忽视了自己的行为。

接下来,诗人转向探讨人类之间的杀戮。他描述了人类私欲的力量,当人们愤怒时,他们甚至不顾流血的后果。诗人表示他希望扭转这种杀戮的源头,通过默默观察和忍受初次的伤害,体会到伤害他人的痛苦。最后几句诗中,诗人表达了对简单的生活的向往,他说自己早晚吃一些简单的食物,满足自己的生活所需,在茅草檐下过着满足而快乐的生活。

这首诗词通过对人类杀戮行为的揭示和批判,呼吁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警示人们珍惜生命和和平。它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共处、自省和简朴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古君子兮道诸己,道器用兮合天理。同尘还若待时生,观象不知何处起。荆丛丛袭莪丛丛,孝兮悌兮非沚中。聚应落落滴仙露,散或泠泠扬士风。风之上兮风之下,近一指兮远一马。秋水澹交无限情,夜光照乘胡为者。伊予匪谓存馀力,咏高义兮困胸臆。巴歌百字岩叶书,飞寄汪门旧知识。

题遍南墙玉,与春相伴归。花明晴岸阔,帆转暮江肥。鹃老催红药,云香近紫微。樯竿两燕子,也带笑声飞。

一性如来体自同,声闻执相有西东。忽然撞出来时路,九万鹏程顷刻通。

忆初鼓箧虞庠日,识面乃喜文章伯。游从不觉化芝兰,交契悬知定金石。萧条离绪十秋风,天涯等是飘零客。双鳞不到雁无来,月照庭空心若失。岂期此地忽相逢,津津喜气眉间溢。口谈诗书尚细事,满腹包罗济时术。辕驹局促思千里,笯凤葳蕤空六翮。升沈世态且勿论,执手临风长太息。

福地流传号隐真,麻姑曾款蔡翁门。臼舂云子自堪饱,井溢丹泉便可吞。山露五峰疑指爪,溪盘百叠想裙痕。我来既蹑灵踪后,知是仙家第几孙。

一别丰标又一旬,尺书多荷寄殷勤。交游满眼谁知忆,契阔心独复忆君。蕙帐梦寒同夜月,松江人远隔秋云。明朝便买扁舟去,来访贞阳旧广文。

服药备江瘴,四年方一疠。岂是药无功,伊予久留滞。滞留人固薄,瘴久药难制。去日良已甘,归途奈无际。弃置何所任,郑公怜我病。三十九万钱,资予养顽暝。身贱杀何益,恩深报难罄。公其万千年,世有天之郑。忆作孩稚初,健羡成人列。倦学厌日长,嬉游念佳节。今来渐讳年,顿与

华宴夕,灯摇醉。粉菡萏,笼蟾桂。扬翠袖,含风舞,轻妙处,惊鸿态。分明是。瑶台琼榭,阆苑蓬壶,景尽移此地。花绕仙步,莺随管吹。宝暖留春,百和馥郁融鸳被。银漏永,楚云浓,三竿日、犹褪霞衣。宿酲轻腕,嗅宫花,双带系。合同心时。波下比目,深怜到底。

小阑干,深院宇。依旧当时别处。朱户锁,玉楼空。一帘霜日红。弄珠江,何处是,望断碧云无际。凝泪眼,出重城。隔溪羌笛声。

丹霄携手三君子,白发垂头一病翁。兰省花时锦帐下,庐山雨夜草庵中。终身胶漆心应在,半路云泥迹不同。唯有无生三昧观,荣枯一照两成空。

暑威尚炽,喜见新秋。潘阆倒骑驴子,梵志翻著袜头。堪悲堪笑,自唱自酬。有时乘好月,特地过沧洲。

地蟠江汉节岿然,劲气扶舆几倍年。白玉丹砂浩无数,夜光随处见山川。

岁星运行至荒落,鹑尾初占建魁杓。大旱金石皆流烁,旱魃何知恣为虐。大田多稼三百廛,尽是农夫耦十千。一朝焦枯如束管,赤地百里焚则烟。官长视民如视子,常恐岁饥为殣死。并走群望严神祀,却盖斥肩昭勤止。至诚果能格明神,明神为公诉苍旻。苍旻油然兴浓云,浓云郁兴雨如霖。

别去六年久,重来四日留。笋舆离古驿,荻岸即方舟。云淡楚天阔,风高湘水秋。洞庭知不远,乘兴欲盟鸥。

少逢春归未解悲,千篇曾赋伤春诗;可堪霜点鬓须後,更值绿暗园林时!杨花轻堕檐外影,杏子重压阑边枝,球场立马漏声静,绮窗语燕檐阴移。向来春事渺何许,长空鸟迹何由追。秋千未拆已寥寞,日暮东风吹彩旗。

公堂寂无事,默会拥重裘。余霰竹上集,寒风日飕飕。哀鸿不停征,好鸟鸣相求。君能于此时,为我发新讴。上言有年庆,幸免刺史忧。下言美光景,宜以欢燕酬。名园抑城角,亭观俯清沟。松桂有佳色,芳梅朱白稠。晨昏傥霁止,当复从君游。

急雨射瓦瓦欲裂,猛吹驱热热斗歇。西北日脚云犹遮,东南树头虹未灭。燕子健翅翩翩时,蜻蜓困立塘蒲折。

极目千里外,川原绣画新。方知平地上,见不尽青春。

静得山林趣,间知日月长。肖风披竹素,小雨润芸香。外饰谢文绣,饥餐须稻粱。人生有同嗜,只此绝难忘。

湖滨江浒疏疏村,村村渔家人子孙。为鱼不管波浪恶,出未天明归黄昏。得来鱼可数,妻儿相对语。瓮头有齑熟,锅中无米煮。昔日鱼多江湖宽,今日江湖半属宫。钓筒钓车谩百尺寸,团罟帆罟空多般。盖蓑腊雪杨柳岸,笼手西风芦荻滩。差差舴艋千百只,尽向其中仰衣食。几谋脱离江湖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