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诗

一介吾儒孰重轻,青天蜀道少人行。
芋魁豆饭吾儒事,不若归来谷口耕。

作品评述

《扇子诗》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石。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介吾儒孰重轻,
青天蜀道少人行。
芋魁豆饭吾儒事,
不若归来谷口耕。

诗意:
这首诗以吾儒(指自己)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文人墨客身份的思考和反思。作者通过对自己身份的质疑,探讨了吾儒与世俗的轻重之别。诗中通过描绘一条少有人行的青天蜀道,以及与之相对的谷口耕作的生活,表达了对于归于朴素本真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认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身身份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吾儒身份的矛盾感和对朴素生活的渴望。诗中的"一介吾儒"指的是自己的身份,"孰重轻"则是在质疑吾儒身份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描述青天蜀道少有人行的景象,作者表达了吾儒这一身份的孤独和辛酸。与之相对的是"归来谷口耕",描绘了朴素而自然的农耕生活,暗示了归于本真、朴素的生活态度。这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可以被视为对于现实世界的一种回避,以及对于返璞归真的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思考和情感,通过对比吾儒身份和田园生活,传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价值、生活方式的思索。这首诗词以朴实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特情怀和思辨精神,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士人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思考。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枯杨碛里久无春,盗得黄羊是汉人。骆马驮金输塞尽,不知何物铸功臣。

九日登高是故常,只今何事负年芳。紫萸俗佩凭谁系,黄菊无人只自香。开拓愁边须酒阵,包罗风景入诗囊。遥庆亲老持杯夜,肴核横陈画烛光。

朝游孤屿南,暮戏孤屿北。所以孤屿鸟,与公尽相识。

触忤梁王,恓恓渡江。九年冷坐,重重话堕。一花五叶自芬披,不在春风著意吹。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春江 一作:江春)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五凤楼西花一园,低枝小树尽芳繁。洛阳才子何曾爱,下马贪趋广运门。

绣阁和烟飞絮,粉墙映日吹红。花花柳柳成阴处,休恨五更风。絮点铺排绿水,红香收拾黄蜂。留春尽道能留得,长在酒杯中。

皇都今夕如何夕。特地风光盈绮陌。金丝玉管咽春空,蜡炬兰灯烧晓色。凤楼十二神仙宅,珠履三千鹓鹭客。金吾不禁六街游,狂杀云踪并雨迹。

团菊苞金,丛兰减翠,画成秋暮风烟。使君归去,千里倍潸然。两度朱幡雁水,全胜得、陶侃当年。如何见,一时盛事,都在送行篇。愁烦。梳洗濑,寻思陪宴,把月湖边。有多少、风流往事萦牵。闻道霓旌羽驾,看看是、玉局神仙。应相许,冲云破雾,一到洞中天。

度岭春风暖,花多不识名。瘴烟迷月色,巴路傍溪声。畏药将银试,防蛟避水行。知君怜酒兴,莫杀醉猩猩。

从横才业耸青冥,出处三朝重老成。南就金城几万里,东归戎节拥千兵。书从禹穴探应古,诗想鸡林购得名。莫醉故园风月久,壶浆父老已来迎。

将军大宝剑,磨久苍崖斑。一日试利刃,断石倚两山。倒枕泉水碧,生光斗朱丹。至今胡虑过,目顾骨先寒。

知时社燕语樯竿,游子奔波自鲜欢。趁客卖鱼双浆急,隔林沽酒小旗寒。潇湘浑似日南落,岳麓已从天外看。薄暮滩前收百丈,卧闻三老报平安。

旧宅人何在,空门客自过。泉声到池尽,山色上楼多。小洞生斜竹,重阶夹细莎。殷勤望城市,云水暮钟和。

缟袂啼香,为谁一滴春心碎。淡黄深翠。不似当时态。东洛缁尘,依旧交情耐。空憔悴。玉人何在。细雨疏烟外。

人人有个生缘,且非东土与西天。击珊瑚树枝枝好,撒水银珠颗颗圆。

浑沌复轮囷,全无斧凿纹。门临五湖水,坐纳四山云。

好雨疏疏压暮埃,断云漠漠带春雷。离黄穿树语断续,翠碧衔鱼飞去来。生菜入盘随冷饼,朱樱上市伴青梅。狂吟不是夸强健,老气如山未许摧。

逢一疏林酒一行,侍儿亲倚棹歌声。昔闻海水如天远,谁放山花似火明。烟外孤帆风正驶,苔中欹枕梦初醒。细看斗笠非难制,莫遣乌纱累此生。

昔日狂秦事可嗟,直驱鸡犬入桃花。至今不出烟溪口,万古潺湲二水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