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体之象先,得之自然。
心空有以,道大谁传。
蟾在珊瑚之树,蚌蕴明珠之渊,弹指分身兮三千大千。

作品评述

诗词:《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译文:
禅修者并化身主,以真实追求赞美。
体悟之象先天赋,领悟之道自然生。
内心空灵有所依,广大道义谁能传。
宛如蟾蜍在珊瑚树,如同蚌中蕴明珠。
瞬间分身成三千,包容世界与宇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由宋代禅宗高僧释正觉所作,表达了禅修者追求真实和赞美的心境。诗中通过对自然界的隐喻,描绘了禅修者修行的境界和境地。

首先,诗人提到禅修者是"并化身主",意味着禅修者能够超越自我,与宇宙融为一体。他们以真实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修行,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清净。

接着,诗人谈到体悟和领悟。体悟是指从感官世界中获得的直观体验,而领悟则是指对于深层次道理的领悟和理解。诗人认为体悟和领悟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无需刻意追求。

诗人指出禅修者内心的空灵和宽广,但也需要有一种依托。这种依托可能是对于道义的理解和实践,也可以是对于禅修方法的奉行。禅修者将这种空灵和依托融合在一起,达到内外合一的境界。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运用了隐喻的手法。蟾蜍在珊瑚树上栖息,蚌中蕴藏明珠,象征着禅修者在世俗纷扰中保持清净和光明。而"弹指分身兮三千大千"表达了禅修者能够超越个体身份,广度包容整个世界和宇宙。

这首诗词通过意象的描绘,表现了禅修者追求真实和超越的内心状态。它鼓励人们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清净,融入自然与宇宙之中,超越个体的狭隘与局限。同时,诗词也传递了禅宗的思想,强调体悟和领悟的重要性,以及内心空灵与广大的境界。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令子齐年好,相从识壶彜。萧生结绶日,孟母卜邻时。未下升堂拜,俄闻陟屺悲。天涯致刍束,泪落薤歌辞。

书剑催人不暂闲,洛阳羁旅复秦关。容颜岁岁愁边改,乡国时时梦里还。

黄昏六点星,飞堕天南方。荡荡无边秋,水色涵天光。紫壶如朱槿,鲜妍敌露霜。紫琼如芙蓉,风韵何清凉。紫烟如芝兰,涧谷含幽芳。紫云如木犀,内秘天家香。鹤林如甘菊,端可寿而臧。满泛九霞觞,与客秋兴长。紫清如芰荷,堪制仙人裳。愿言六人者,驾月宝帝旁。先拜紫皇前,次谒

得失媸妍只自知,略容千载有心期。恨君不识金华伯,何处如今更有诗。

天晴万里无纤风,江平水面磨青铜。光华逸发万物上,精气夐与扶桑通。我行江汉道苦恶,十步九折遗西东。况遭积雨驾高浪,沙翻石走相撞舂。操舟众工立噤{瘴章换辛},湿橹鑽火磨星红。荒蹊成潴尺寸碍,永日四望无人踪。一时得意数蛙黾,鸣跃振踞泥涂中。阴消阳胜有先兆,宇宙丹翠

游湘有余怨,岂是圣人心。竹路猿啼古,祠宫蔓草深。素风传旧俗,异迹闭荒林。巡狩去不返,烟云怨至今。

满天飞絮罥游丝,釦砌苔钱晦履綦。北渚自应流怨泪,东邻谁敢效颦眉。嫦娥桂独成幽恨,素女弦多有剩悲。几夕空机愁促织,银河休问报章迟。

尔溯严陵濑,来为歙浦游。载书经水驿,下榻借山楼。雾变初晴雨,蝉吟未夏秋。高高翠微里,而我此相求。

等是耕王土,谁令住海滨。死沈凡几屋,生哭并无人。可痛淮连浙,兼忧广及闽。鲸鲵容此物,蝼蚁视吾民。浪祭推潮鬼,虚祈主地神。怀襄吾未见,七十五年身。

丁未慈恩盛,从容最后来。一从辞墨绶,三徙入鸟台。记动时方好,持衡去不回。恩荣频出綍,晚遇有馀哀。

凉风不肯来,偃蹇如相要。悠悠天地间,舍我从谁邀。

往来曾识老名儒,今日方欣拜履初。小试不妨三语掾,平生何止五车书。词源已作泉初注,德性仍知玉不如。自古活人由小利,会看囹圄着园蔬。

莺啼花放縠纹柔,少日情怀不自由。一笑中年浑省力,渐将春睡当春愁。

客里何曾得展眉,遇逢一笑莫相违。酒浓烛暗真宜醉,风色萧萧愁欲归。

折鹤南翔何日返,香云不运春风转。屋为鳞次枕江安,江作蛇行到门远。的的明灯金殿寒,沈沈複道长廊晚。老翁矍铄皎须眉,爱客将迎笑盈面。自言天临拓基来,食指数知犹共饭。断碑壁下试摩挲,龟趺剥落生苔藓。茫茫往事比寒潮,苍烟落日愁难遣。遣中何处惬深深,玉甃新池开别院。

东家近新富,满地布苔钱。

知时润物最关心,不作珠帘暮卷吟。龙过惊回欹枕梦,檐声点点是商霖。

高竹碧相倚,自能发余清。时时微风来,万地同一声。道污得夷理,物虚含远情。堦前闲步人,意思何清平。

爱水仙成百计栽,三年一笑渐能开。金银岂是吾家物,借我虚名付酒台。

人有梦仙者,梦身升上清。坐乘一白鹤,前引双红旌。羽衣忽飘飘,玉鸾俄铮铮。半空直下视,人世尘冥冥。渐失乡国处,才分山水形。东海一片白,列岳五点青。须臾群仙来,相引朝玉京。安期羡门辈,列侍如公卿。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致诚。帝言汝仙才,努力勿自轻。却后十五年,期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