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初夏同元美汪伯阳皇甫子循集姚明府园亭得春字》
拼音和注音
hé shuò dāng nián shì , fēng liú wǒ bèi r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风流:(形)①有才华的;杰出的:数~人物,还看今朝。②指有才学而不受礼法拘束的:名士~。③有关男女间的放荡行为:~韵事。
当年:时间词。本年;同一年:这个工厂~兴建,~投产。
我辈:我辈,汉语词汇,读音为wǒ bèi,解释为我等,我们。
河朔:1.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2.指夏日避暑之饮或酣饮。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五柳陶潜宅,犹藏杜曲春。
绿阴衣上满,黄鸟席边新。
河朔当年事,风流我辈人。
胡为日车马,扰扰向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