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言

黄河失故道,横流奔四驰。
楮币更新法,世乱不可支。
承平日既久,弛张教乃堕。
变故始有作,虽多亦奚为。
是用干戈起,民生未可期。
¤

作品评述

诗词:《述言》

黄河失故道,
横流奔四驰。
楮币更新法,
世乱不可支。

承平日既久,
弛张教乃堕。
变故始有作,
虽多亦奚为。

是用干戈起,
民生未可期。

中文译文:
黄河失去了原本的河道,
横流急奔四处奔涌。
纸币不断更换政策,
社会混乱无法支撑。

长期的和平已经久远,
纵容松懈导致衰败。
各种变故开始发生,
即使有很多,又有何用呢?

因此,战乱再次兴起,
人民的生活无法预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述言》是明代刘仁本所作,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述,表达了对时局动荡和社会衰败的担忧。

诗中提到黄河失去了原本的河道,象征着国家的基础出现了问题,整个社会像黄河一样四处流动,失去了稳定和秩序。楮币更新法指的是明代纸币的发行和政策调整,这种频繁的政策变动导致了社会的混乱和不稳定。

接下来,诗人指出长期的和平导致了人们的松懈和堕落,社会的紧张局势开始产生。然而,尽管变故层出不穷,但是这些变故又有何意义呢?诗人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无奈和对人们漠不关心的失望。

最后两句"是用干戈起,民生未可期"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兴起和人民生活陷入困境的担忧。干戈指的是战争和冲突,诗人认为这种局面下,人民的生活将无法得到保障和改善。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明代社会动荡和衰败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切。诗人以直接的方式呈现问题,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社会的困境和不稳定,从而引发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反思。

诗词推荐

才随年尽不重奇,每愧诸郎索近诗。旋作七言供一笑,自痴那得使人痴。

槿花朝开暮还坠,妾身与花宁独异。忆昔相逢俱少年,两情未许谁最先。感君绸缪逐君去,成君家计良辛苦。人事反复那能知,谗言入耳须臾离。嫁时罗衣羞更著,如今始悟君难托。君难托,妾亦不忘旧时约。

自生民来,谁底其盛。惟王神明,度越前圣。粢币具成,礼容斯称。黍稷非声,惟神之听。

和烟和雨遮敷水,映竹映村连灞桥。撩乱春风耐寒令,到头赢得杏花娇。

松门堆复积,埋石亦埋莎。为瑞还难得,居贫莫厌多。听怜终夜落,吟惜一年过。谁在江楼望,漫漫堕绿波。

瞎堂一句分三句,纯钢打就生铁铸。半夜乌龟脱壳飞,星罗云散无寻下。

摩遮本出海西胡,琉璃宝服紫髯胡。闻道皇恩遍宇宙,来将歌舞助欢娱。绣装帕额宝花冠,夷歌骑舞借人看。自能激水成阴气,不虑今年寒不寒。腊月凝阴积帝台,豪歌急鼓送寒来。油囊取得天河水,将添上寿万年杯。寒气宜人最可怜,故将寒水散庭前。惟愿圣君无限寿,长取新年续旧年。

浮云富贵本无情,出守衡阳地望清。陇亩良田多乐岁,江山秀气入重城。铃齐宴衎茶樽佚,棠荫优游狱讼平。应念区区大梁客,朝衣颠倒趁鸡鸣。

得意却思寻旧迹,新衔未切向兰台。吟看秋草出关去,逢见故人随计来。胜地昔年诗板在,清歌几处郡筵开。江湖易有淹留兴,莫待春风落庾梅。

晴山云罨画,孤屿水含稜。

欣欣笑口向西风,喷出玄珠颗颗同。采处倒含秋露白,晒时娇映夕阳红。调桨美著《骚经》上,涂壁香凝汉殿中。鼎餗也应加此味,莫教姜桂独成功。

年小灵童,出家学道,师言侧耳须听。清晨早起,扫地莫扬尘。梳洗身边洁净,然后刷釜拈盆。厨房内,油盐米面,休得费半毫分。客来须接待,行须缓步,语要低声。守清贫寂淡,莫恋浮荣。遇晚端身正坐,心清净、满目光生。休改变,天长地久,自有好前程。

灵鹫禅房我所思,可堪春晚送勤师。乱山啼鸟烟霞里,一路落花风雨时。定有猿看窗外果,应知苔护壁间诗。门前有径通三竺,欲向中天采石芝。

受箓坛前云更长,春风漠漠杏花香。峰回路转无人处,恰见天书字数行。

尝思之,苕霅水清可鉴,邑屋之影入焉。而甍栋丹垩,悉能透现本象,有如水玉。故善为言者,得以裒撮其美而曰:此其宫盖水晶为之,如骚人之谓宝阙珠宫,下其类也。则岂容一地独擅此名也。兹承词见及,无以为报,辄取此意,稍加隐括,用来况水调歌头为腔,辄以奉呈。若遂有取,可

月放冰轮傍绛河,丁期宝婺夜经过。嫦娥不惜宫中桂,乞与天香分外多。

公家事毕更何为,回眷钱塘臂欲飞。留客故人虽意厚,倚门有母待儿归。

鸂鶒借毛衣,喧呼鹰隼稀。云披菱藻地,任汝作群飞。

等是垂慈,初门无户。璞玉既分兮可观,梵仪顿举兮难睹。凌霄峰顶看云人,普化堂中第一祖。

绿云影里,把明霞织就,千重文绣。紫腻红娇扶不起,好是未开时候。半怯春寒,半便晴色,养得胭脂透。小亭人静,嫩莺啼破清昼。犹记携手芳阴,一枝斜戴,娇艳波双秀。小语轻怜花总见,争得似花长久。醉浅休归,夜深同睡,明日还相守。免教春去,断肠空叹诗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