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梨岳老梨木,刻作唐朝建州牧。

出自宋代周弼的《建宁浦城李频行祠》

出自宋周弼的《建宁浦城李频行祠》

拼音和注音

jiàn ān lí yuè lǎo lí mù , kè zuò táng cháo jiàn zhōu mù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建安:建安jiàn’ān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公元—年汉末建安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州牧:官名。古代指一州之长。后世借用为对州最高长官的尊称。清代知州也称州牧﹐官阶甚低﹐与知县并称牧令。

唐朝:朝代名。(西元618~906)​李渊代隋,国号唐,二十帝,二百八十九年。唐朝建都长安,与汉朝并称为我国历史上最富强的盛世。当时文化优越,版图辽阔,声威远播,对邻近诸国,有深远的影响。

周弼

周弼(一一九四--一二五五),字伯弜,(又作伯弼,正卿),汝阳(今河南汝南)人,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周文璞之子。与李龏同庚同里。诗书画皆工,尤擅画墨竹。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曾任江夏令。十七年(1224)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复官不详。卒于理宗宝佑三年(1255)。


原诗

建安梨岳老梨木,刻作唐朝建州牧。

香炉忽动吹寒灰,浦城环翠阴风来。

岭头顽石尽能走,涧下奔泉皆倒回。

猿猱啼兮鬼啸野,六玄虬兮四骊马。

想须吟绕碧草亭,举手高翻白云写。

峰为文通名梦笔,杨公书堂曾散帙。

丽月鲜霞付与谁,烟墅有人还筑室。

田父何所祈,赠尔青麰黑桑椹。

里儒何所求,赠尔黄粮布囊枕。

万岁兮千秋,既往兮复留。抽兰心,拆椒口。

簸南箕,挹北斗。不假竹枝歌,何须折杨柳。

只用秦原妙绝词,传入神弦荐春酒。

诗词推荐

相梦如相见,相思去后频。旧时行处断,华发别来新。浪动三湘月,烟藏五岭春。又无归北客,书札寄何人。

千年骑鹤老仙翁,固是山川秀气钟。桃洞自宜无客到,吴门应合有人逢。岩前旧隐孤杉老,壶里真游白鹿从。近有蓬莱读书客,卜居偶占翠岚浓。

丁东细漏侵琼瑟,影转高梧月初出。簇簌金梭万缕红,鸳鸯艳锦初成匹。锦中百结皆同心,蕊乱云盘相间深。此意欲传传不得,玫瑰作柱朱弦琴。为君裁破合欢被,星斗迢迢共千里。象尺熏炉未觉秋,碧池已有新莲子。

放鸭成各趁暖晖,村童遮护只狂飞。多多益办真难事,半里撑船赶不归。

陋巷丈夫病且贫,悬鹑百结聊庇身。蠕蠕大虱长孙子,败缯敝絮开阳春。故襦宽博裹肩?坒,出没逡巡初莫畏。一朝换酒入邻家,顾视腰间犹犊鼻。入缝循腰还自足,肌肤转近尤为福。咋皮吮血无已时,应待渠家具汤沐。朱轮华盖事远游,厩无良马乘疲牛。青丝玉勒金络头,任重道远旁人忧

蒲坂横临晋,华芝晓望秦。关城雄地险,桥路扼天津。楼映行宫日,堤含宫树春。黄云随宝鼎,紫气逐真人。东咏唐虞迹,西观周汉尘。山河非国宝,明主爱忠臣。

欲上秋千四体慵,拟教人送又心松,画堂帘幕月明风。此夜有情谁不极,隔墙梨雪又玲珑,玉容憔悴惹微红。

渺渺春江空落晖,旅人相顾欲沾衣。楚王宫外千条柳,不遣飞花送客归。

为贫出仕退为农,二百年来世世同。富贵苟求终近祸,汝曹切勿坠家风。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雨霁霜气肃,天高云日明。繁林已坠叶,寒菊仍舒荣。懿此秋节时,更延追赏情。池台列广宴,丝竹传新声。至乐非外奖,浃欢同中诚。庶敦朝野意,永使风化清。

年来世味一毫轻,宿契诗书尚有情。魔事从教从眼赤,内观还觉寸心明。思量诗句嗟无补,检校医方恐未精。俗学可怜夸口耳,何如默坐息营营。

江流盘复直,浮棹出家林。商洛路犹远,山阳春已深。青云应有望,白发未相侵。才小知难荐,终劳许郭心。

双鸟鸣方盛,公今遂著书。浮云供一扫,直笔用三余。孔孟扬韩道,乾坤日月如。平生击奸手,发踪自桐庐。

惟帝乘防,司厥生殖。感所自兴,据我炎德。既度斯筵,乃声斯稷。对越居歆,介祉无极。

四照三英蕊蕊新,绿丝郤底动香尘。镇日江头看不足,门前又唤卖花人。

羸马孤童鸟道微,三千客散独南归。山公念旧偏知我,今日因君泪满衣。

月明窗上老梅癯,我有天然水墨图。笑镣无文知老子,冰绡影里觅林逋。

故国衣冠后,传家礼法尊。击鲜更下舍,容驷闶高门。河润金挥橐,风流酒满樽。平生阴德事,五世眼中孙。

南顿张助于田中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 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乃小疾,亦行自愈。闻者传语:“盲者得视。”众犬吠声,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