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慧日寺途中寄缪同知(二首)

琴水东边海尽头,迷茫烟雾接高秋。
稗荒田野鸡豚少,潮落汀沙鱼鸟稠。
虚市残民茅结宇,空原枯骨草连丘。
重经古寺谈灰劫,转使孤怀增百忧。

作品评述

《赴慧日寺途中寄缪同知(二首)》是明代雪庐新公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琴水东边海尽头,
迷茫烟雾接高秋。
稗荒田野鸡豚少,
潮落汀沙鱼鸟稠。
虚市残民茅结宇,
空原枯骨草连丘。
重经古寺谈灰劫,
转使孤怀增百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幅自然景色和社会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和人情冷漠的忧虑和思考。

诗词开篇描绘了东边的琴水(海水)一直延伸到尽头,与迷茫的烟雾融为一体,这种景象与高秋的气息相互交织。这里的琴水和迷茫的烟雾可以被视为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照,显示出他对人生方向的迷茫和思考。

接着,诗人描绘了农田的荒芜和生活的困顿。稗荒田野中,农作物收成少,农家鸡豚也很少,突显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困难和人们的贫困。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当潮退时,汀沙上鱼群和鸟群密集,这种场景给人一种富饶的感觉。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社会的不公与贫富差距。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虚市中残存的百姓居住在茅草结构的简陋房屋中,空旷的原野上堆满了枯骨,草木蔓延连绵成丘。这里揭示了庙堂之上和市井之中的无情和冷漠,以及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苦难。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在古寺中沉思着历史的沧桑和劫难,这使他的孤独和忧虑更加加剧。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社会现实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社会状况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局动荡和人情冷漠的忧虑之情。

诗词推荐

两贤风度蔼春阳,步屧随风上柳塘。彩笔红牋芳径里,句中挟我万花香。

落落晨星耆旧稀,奋然一出拯危机。石头路滑有时到,山顶云深无梦归。帆叶饱风冲白浪,雪花和露湿缁衣。八功德水谈空处,应有江禽入座飞。

知君念我欲别难,我今此别非他日。风里杨花虽未定,雨中荷叶终不湿。三年磨我费百书,一见何止得双璧。愿君亦莫叹留滞,六十小劫风雨疾。先君昔爱洛城居,我今亦过嵩山麓。水南卜宅吾岂敢,试向伊川买修竹。又闻缑山好泉眼,傍市穿林泻冰玉。遥想茅轩照水开,两翁相对清如鹄。

新津渡头船欲开,山亭准拟把离杯。不如意事十八九,正用此时风雨来。

九日明朝是,三浯自古高。地能供此景,天亦念吾曹。溪上风宜帽,山中菊可醪。病夫虽不饮,短发却堪搔。

野菊日烂漫,秋风随分开。寒香与晚色,消受掌中杯。

浮山昔飞至,与罗合其巅。严冬树色改,青松耀红鹃。不种自生植,屡伐常苍然。我病不暇耕,行复观我田。呼扶偃蹇后,倩护龙钟先。僮客四面集,畦畽相勾连。敢云岁晏休,翻犁趁晴暄。民政今古殊,忧乐岂异源。收身卧荒刹,朗月前夜圆。鹊懒附枝静,鼯饥嗅床空。为农悔不早,时发

故园一望海天长,京国相看叹老苍。太学故知韩子重,高阳应笑郦生狂。四更风雨客怀壮,五月幽燕地气凉。况是天家赐衣节,不访谈笑引壶觞。

天接苍苍渚,江涵袅袅花。秋声风似雨,夜色月如沙。泽国几千里,渔村三两家。翻思杏园路,鞭袅帽檐斜。

行吟洞庭句,不见洞庭人。尽日碧江梦,江南红树春。

锦箨斑斑带露痕,毫端写出君孙。清高不肯埋尘土,根本虽无有节存。

叠鼓鸣铙迎候新,军牙孑孑倚淮津。聊应衣绣过乡曲,不作引章惊故人。荻迸短芽淝水暖,荷浮圆叶漅湖春。使君此去荣多少,犹是当年书剑身。

玉栏花药头号春工,雨湿胭脂脸晕红。丝管纷纷来赏翫,可怜吹落五更风。

漠漠春风里,茸茸绿未齐。平田鸦散啄,深树马迎嘶。地入河流曲,天随日去低。高城已在眼,聊复解轻齎。

□□□□理机梭,遍向园林织绮罗。唯有黄鹂知此意,才方偷眼又春过。

年年春恨化冤魂,血染枝红压叠繁。正是西风花落尽,不知何处认啼痕。

不寐知夜长,起视天宇阔。散漫草上风,朦胧云间月。寒禽鸣疏树,黄叶堕阶闼。俯仰观群物,惆怅不敢发。谁云蝼蚁壤,能使泰山幰。苍鹰铩六翮,狡兔营三窟。何当威弧正,王旅得肆伐。箘簵捴虽微材,尚可施羽筈。岂意风浪舟,心犹隔胡越。士生非金玉,有足难自达。周嫠不恤纬,楚

按部到天孙,因过清静轩。山尖覆云盖,石罅迸松根。危磴关河路,远林桑柘村。闲邀羽人话,洞究五千言。

一番雨熟林间杏,四面风开水上花。岸尽龙鳞盘翠条,溪深鳌背露晴沙。陇头刈麦催行馌,桑下缲丝急转车。总是白头官长事,莫嫌粗俗向人夸。

青青冢上木,夭矫摩太虚。日夜之所息,雨露这所濡。其来至高曾,溪啻五世储。伟哉廊庙材,而受斤斧屠。其间钟异质,形气与众殊。小者近十围,大者百尺躯。九苞凤可巢,千载苓可耡。难以刀锯加,俾与玉石俱。留为龙鸾种,要产驹与雏。咨汝二十二,结交犹朋徒。共期松乔寿,以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