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馆杨嵎学士以诗话及空门之事次韵和之

双树金言付嘱频,阎浮外护托王臣。
谁知天禄草玄客,曾是灵山受记人。

作品评述

诗词:《史馆杨嵎学士以诗话及空门之事次韵和之》
朝代:宋代
作者:杨亿

双树金言付嘱频,
阎浮外护托王臣。
谁知天禄草玄客,
曾是灵山受记人。

中文译文:

双树金言频频嘱托,
阎浮之外护佑王臣。
谁知天禄是修行者,
曾在灵山接受记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杨亿写给史馆杨嵎学士的回韵之作。诗中描绘了一个修行者的形象,表达了对修行者的赞叹和敬仰之情。

首句“双树金言付嘱频”,暗示修行者杨嵎学士言传身教,以崇高的教诲和劝告,不断嘱托后人。双树可能指佛教中的舍利子,也象征着修行者的智慧和慈悲。

第二句“阎浮外护托王臣”,阎浮是佛教中的一个世界,表示修行者超越尘世,保护和庇佑王臣。这里王臣可以理解为国家的统治者,也可以理解为一切需要保护的人民。

接着诗中提到“谁知天禄草玄客”,天禄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佛教徒的福报和功德。草玄客指修行者杨嵎学士,他以修行的方式追求福报和精神的升华。这里表达了修行者的卓越和超凡脱俗之处。

最后一句“曾是灵山受记人”,灵山指的是佛教中的极乐世界,修行者杨嵎学士曾在此地受到记载和认可。这句话暗示着修行者的境界高深,得到了佛教极乐世界的认可和褒奖。

整首诗通过描绘修行者的形象,赞美了杨嵎学士的高尚品德和卓越修行,表达了对修行者的敬仰和钦佩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追求卓越、超越尘世的精神追求,让人们反思自身的修行之路。

作者介绍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诗词推荐

良夜永,玉漏正迟迟。丹禁肃,周庐列,羽卫绕皇闱。严鼓动,画角声齐。金管飘雅韵,远逐轻颸。荐嘉玉、躬祀神祗。祈福为黔黎。升中盛礼,增高益厚,登封检玉,时迈合周诗。玄文锡,庆云五色相随。甘露降,醴泉涌,三秀发灵芝。皇犹播、史册光辉。受鸿禧。万年永固丕基。吾君德

轩轩黄冠师,胄出水曹后。流风尚诗癖,圣处坐参透。赛裳红尘外,心赏山水秀。浑融入芒端,字字遗氛垢。云雾巧载缝,冰雪工刻镂。编成者山岁,光怪射牛斗。

老笔盘空墨未乾,最佳处与着危栏。江山分与诸贤客,风雨专为九日寒。白发自惊秋节序,黄花曾识晋衣冠。未须诗较明年健,别做茱萸一等看。

秧畴夹岸隔深溪,东水何缘到得西。溪面秪销横一视,水从空里过如飞。

煌煌真宗,善继善承。经武耀德,臻于治平。对祀礼光,丕昭鸿名。陟配文庙,皇图永宁。

幽人临涧居,为爱涧中水。冷冷出云窦,决决漱石齿。流行本无意,遇坎还自止。坎深遂成池,寒光映窗几。于以鉴禅心,清净绝尘滓。唯供种白莲,不洗闻尧耳。

曾见秦王架石桥,海仙忙迫涨惊潮。蓬莱隔海虽难到,直好三清却不遥。

出入乡关四十朞,劳人迎送每惭之。今朝单骑归来速,且喜乡人都不知。

上人法一朝过我,问我作诗三昧门。我闻大士入词海,不起宴坐澄心源。禅波洞彻百渊底,法水荡涤诸尘根。迅流速度超鬼国,到岸舍筏登昆仑。无边草木悉妙药,一切禽鸟皆能言。化身八万四千臂,神通通转物如乾坤。山河大地悉自说,是身口意初不喧。世间何事无妙理,悟处不独非风幡

池开口镜奁,山耸青螺髻。急著眼来看,不得作境会。觌体全彰解脱门,一蹭牢关百杂碎。

汉使褰帷按塞过,渔阳老将近如何?千山斥堠材官急,万里亭鄣猛士多。大漠风鸣苍兕甲,层冰夜渡白狼河。江东子弟先锋在,乘月仍闻《子夜歌》。

自卧自卧。西方憩息么。自佐自佐。灵台聚真火。发庚辛课。相应和。物物拈来都打破。元来现此一个。跳出后、无小无大。敲着后、不刚不懦。便却如这音声那。响*玎铛明堂过。遇玲珑、共庆贺。

我笑陶彭泽,门栽五株柳。柳成复自号,清阴亦何有。岂如两分行,一径入花薮。白毡春尽时,青障雨晴后。

话别应知太去匆,明朝马首定东风。镜中人瘦如花瘦,湖上春浓似酒浓。行色已如天色好,道情不与世情同。如今老眼浑无泪,醉颈当筵似玉虹。

生节雷声午夜残,囊封一疏夺冰寒。先生此去非沽誉,留与时人作样看。

碛净山高见极边,孤烽引上一条烟。蕃落多晴尘扰扰,天军猎到鸊鹈泉。

出得出不得,是定非正定。冈明与文殊,丧却穷性命。

客问燕山地,燕山地不多。祗因解培植,桂子绿婆娑。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

因戏作云。乙未云间舟中。月桥风槛水边居。画楼三鼓初。草堂收拾读闲书。起看清夜徂。闲想像,尽踌躇。玉牌金字铺。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