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铜垆》
拼音和注音
táo dǐng qīng míng qiè yuǎn xíng , zhú lú tǐ zhì shàng péng g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远行:远行yuǎnxíng[goonalongjourney;farawayfromone'shome]行走远路,前往某地
体制:(名)①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经济~|健全~。②诗文的体裁和格局。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陶鼎轻明怯远行,竹垆体制尚彭觥。
江南新样今如此,厨下馋童作么生。
鼎涌翠涛知火候,几消红雪沸汤鲭。
弥明正自多言语,好在刘侯莫浪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