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草

我方髫龀时,已复见兹草。
仲舅尉江阳,奉亲颜色好。
窗门挂经冬,蛛丝罩轻缟。
意为霜雪残,白花乃明杲。
世间三友外,此有岁寒操。
年至十七八,童心如木槁。
随时到柯山,逢人细访考。
买之野人手,何须访蓬岛。
尝为伯氏寿,作诗颂难老。
经今五十年,得自江南道。
老我日就衰,岁月岂长保。
一笑哦子诗,犹将伴梨枣。

作品评述

《长生草》是宋代楼钥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年幼时就认识到长生草,后来在江阳叔父的引领下再次见到这种草。诗人用生动的描写展示了长生草顽强的生命力和美丽的形态。长生草被蛛丝覆盖,仿佛在寒冷的冬天中残存下来,白色的花朵闪耀着明亮的光芒。在世间的三友(梅、兰、竹)之外,长生草也是寒冷时节的象征。诗人在十七、八岁时心境如同枯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登上了柯山,遇到的人们详细询问他的情况。他曾经从野人手中购买过这种草,如今不再需要去远方寻找。诗人曾为伯氏(伯父)庆贺寿辰,并以作诗赞美伯父的长寿。五十年过去了,诗人回想起自己的年岁已经衰老,岁月不会永久保持。尽管如此,他仍然会喜笑颜开,与朋友们一起共度晚年。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长生草的形象,表达了生命的坚韧不拔和美丽的特质。诗人借用长生草寒冷时节依然生长的特性,隐喻自己在岁月的冲刷下坚守初心,追求长久的生命力和美好。诗人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映射人生的起伏和变迁,表达出对岁月流转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友情和欢乐的珍视。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长生草的形象,同时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感慨,展示了对生命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它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使读者产生共鸣,并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念远坐西阁,华池涵月凉。书回秋欲尽,酒醒夜初长。露白莲衣浅,风清蕙带香。前年此佳景,兰棹醉横塘。

荻篱茅屋柯山下,卖饼归来也作冬。不见长安竞时节,车如流水马如龙。

二程十四五,即为圣人徒。汝年已蹉跎,得无惊觉乎。

仲宾笔底招君子,廷玉胸中敬正人。更著紫阳虚叟句,两公炯炯见精神。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松柏有佳色,矫矫涧欲涯。要经鸾凤棲,岂怨人迹遐。匠石初未逢,千岁甘枯槎。万牛送明堂,亦不以自夸。奇物固落落,念此毋叹嗟。君看蒿蓬茂,正足供鸣蛙。深根忍霜雪,生意日已嘉。终然拔青云,勿虑岁月赊。

化塔晓言攀,禅楼访闭关。烟生屯匝柳,云长合前山。御酒灵襟畅,谈经宝思闲。绀园星纬地,淹对不知还。

浓香搓粉细腰肢。青螺深画眉。玉钗撩乱挽人衣。娇多常睡迟。绣帘角,月痕低。仙郎东路归。泪红满面湿胭脂。兰芳怨别离。

有伟屏岩稿,温淳撷众芳。波澜虽未阔,骨骼已先张。尽扫江湖气,且无蔬笋香。若参诗本旨,却恐费商量。

委巷有佳人,颜色艳桃李。珠翠不增妍,所佩兰与芷。相遇非深恩,羞为发皓齿。闭户弄朱弦,江湖万余里。

办取舞裙歌扇,赏春只怕春寒。卷帘无语对南山。已觉绿肥红浅。去去惜花心懒,踏青闲步江干。恰如飞鸟倦知还。淡荡梨花深院。

茆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支离卧病逢佳节,漂泊西游寄洛城。重帽畏风惟益睡,青筇扶步不禁行。红飘残萼知风急,绿满新枝听鸟声。不见贾生遗宅处,空传金谷旧园名。悲歌身世惊将老,怅望古今空复情。笑看家人竞时节,争持新火照清明。

娃馆松江北,稽城浙水东。屈君为长吏,伴我作衰翁。旌旆知非远,烟云望不通。忙多对酒榼,兴少阅诗筒。淡白秋来日,疏凉雨后风。馀霞数片绮,新月一张弓。影满衰桐树,香凋晚蕙丛。饥啼春谷鸟,寒怨络丝虫。览镜头虽白,听歌耳未聋。老愁从此遣,醉笑与谁同。清旦方堆案,黄昏

云锦亭西,记与诗人,拍浮酒船。看洛川妃子,锦衾照水,汉皋游女,玉佩摇烟。秋老芳心,波空艳质,惟见寒霜凋碧圆。争知道,有西湖五月,长在尊前。素纨红障相鲜。更澹静一枝真叶仙。向风轩摇动,但无香耳,蓼丛掩映,自是天然。猊背生烟,蜡心吐月,赢得吴娃歌采莲。陈公子,

畴昔与公同奉常,余为藉田公社令。是时朔祭拜卿少,余已颜衰公秀莹。斋房并公挥尘尾,议论风生真纚纚。蜀珍数人皆在坐,尽说功名须逊子。回头一梦十五春,公为使者余廛民。薰风荷畔绿樽设,丹荔粲粲莲房新。语间切切忧民瘼,阴功亟欲苏全闽。出经入传知言要,湘西绝学今谁绍。

忆昨灊楼幸久留,乾坤谈罢论雎鸠。它时已恨相从少,此日能忘共学不。南去溪山随梦断,北来身世若云浮。行藏愿与君同道,只恐蹉跎我独羞。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小苑藏春,信道游人未见。花脸嫩、柳腰娇软。停觞缓引,正夕阳将晚。莺误入,蹴损海棠花片。只怅春心,当时露见,小楼外、曾劳目断。灯前料想。也肌心饱眼。从此去,萦心有人可惯。

高楼晓气清,钟鼓报新晴。乍睹阳乌色,频闻喜鹊声。纵难期上熟,差足慰深耕。忍见民穷极,唯宜岁事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