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端叔从辟中山

人畏朔风声,我闻独宽怀。
岂不知凛冽,为自中山来。
端叔天下士,淹留蹇无成。
去从中山辟,良亦慰平生。
与君英妙时,侠气上参天。
孰云行半百,身世各茫然。
当时儿戏念,今日已灰死。
著书如结氂,聊以忘忧耳。
駸駸岁乃尽,淮海归无期。
功名良独难,虽成定奚为。
念君远行役,中夜忧反侧。
揽衣起成章,赠以当马策。

作品评述

诗词:《送李端叔从辟中山》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诗词的中文译文:

人们畏惧北风的声音,而我却听到它时心怀宽广。
难道不知道那寒冷刺骨,是从中山传来的吗?
端叔是天下的贤士,淹留在这里无所成就。
他离开中山去从事官职,也算是对他平凡一生的慰藉。
与你一同度过美好的时光,侠义之气冲天而起。
谁能说自己行走了五十岁,人生的经历各有茫然。
当时我们是孩子般的游戏念想,如今已经消磨殆尽。
写书好比结绳索,只是为了让自己忘却忧愁罢了。
岁月匆匆流逝,回归淮海的日子无法确定。
功名利禄实在难得,即便得到了又有何为?
想到你远在他乡行军劳役,夜半之中我忧虑难眠。
拂衣而起,将这篇文章赠予你,当作马策之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秦观写给李端叔的送别之作。整首诗以写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李端叔的敬佩和祝福之情。

首先,诗人以自己对朔风声的宽怀来对比人们对朔风的畏惧,展现了自己胸怀豁达的心态。

接着,诗人用凛冽的北风来象征李端叔即将面临的困境和艰难,表达了对他一生的淹留和无所成就的遗憾。李端叔离开中山去从事官职,对他来说也是一种慰藉,希望他能在新的环境中有所作为。

诗中还表达了对友谊和青春逝去的感慨。与李端叔一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已经成为过去,如今已经消失殆尽,只能通过写书来忘却忧愁。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李端叔远行军役的关切和忧虑。诗人深夜难眠,揽衣而起,写下这篇文章赠予李端叔,希望它能给他带来安慰和勇气,如同马策般推动他前行。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李端叔的情感,展现了对友谊、青春和人生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秦观独特的写实风格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力。

作者介绍

秦观(一○四九~一一○○),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授蔡州教授。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以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未第。五年,召爲祕书省校对黄本书籍(《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四三)。六年,迁正字(同上书卷四六二),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出爲杭州通判,道贬处州监盐酒税。三年,削秩徙郴州。四年,编管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除名,移雷州(同上书卷五○二)。三年,放还,至藤州卒,年五十二。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事见《秦观词年表》(《淮海居士长短句》附录二),《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秦观诗,以宋干道高邮军学刻《淮海集》(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原集唱和诗多误入他人之作。参校宋干道高邮军学刻、绍熙谢雩修补本(简称谢本,藏北京图书馆,残存二至十一卷,四十卷,后集一至四卷)、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眉山文中刻《淮海闲居集》(简称文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鄂州张綖刻本(简称张本)、清高邮王敬之刻本(简称王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六卷。

诗词推荐

日映宫墙柳色寒,笙歌遥指碧云端。珠铅滴尽无心语,强把花枝冷笑看。

台因水部将花绕,隐为耶溪号小山。且在我家为故事,若言衣钵有惭颜。

永巷斜廊闹戟闱,帕黄寂寞护龙墀。深宫不与闲人到,只许珍禽自在飞。

呼吸湖中水,山椒寄此身。洞门风雨夜,电火逐霜鳞。

人生寄一世,但伤知音稀。明月何皎皎,游子寒无衣。客从远方来,携手同车归。愁多知夜长,各在天一涯。生平不满百,岁暮一何速。冠带自相索,何不策高足。还顾望故乡,冉冉孤生竹。含意俱未申,谁能为此曲。

江南客,水为乡,舟为宅,能以笔锋知地脉。闲分楚水入丹青,不下此堂临洞庭。水文不浪烟不动,木末棱棱山碧重。帝子应哀窈窕云,客人似得婵娟梦。六月火光衣上生,斋心寂听潺湲声。林冰摇镜水拂簟,尽日独卧秋风清。因游洞庭不出户,疑君如有长生路。玉壶先生在何处?

旧闻香积金仙食,今见青精玉斧餐。自笑镜中无骨录,可能飞上紫雪端。

城中惟一寺,僧老雪盈头。曾褒神仙到,仍多谏议游。钟闻香火夕,碑隐桂杉秋。可惜高堂上,双趺石不留。

寓舍已三迁,闲官又一年。酒杯时乐圣,茶碗欲通仙。爱笋从穿壁,浇花自汲泉。谁能问前代,刘蹶与秦颠。

相逢记得画桥头,花似精神柳似柔。莫谓无情即无语,春风传意水传愁。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金刀剪轻云,盘用黄金缕。装束赵飞燕,教来掌上舞。舞罢飞燕死,片片随风去。

单父琴边遇赏音,皋比巍坐屋庐深。客中莫放挥金手,酒后无忘守口箴。投笔未酬豪杰志,读书犹识圣贤心。何时棹破山阴雪,共对青灯谈古今。

萧条无一事,日久坐茅斋。古树不知岁,落叶常满阶。凉风善多病,暮雨生秋怀。南寺有良晤,清言独伤乖。

关却疏篷只恁休,莫留霜月孤伴舟。津亭万一商分数,锁到明朝何处求。

神仙底事君知否,君若知兮求不苟。先且回头自揣量,须量瞒心方开口。神仙有术非不传,也要侬家有夙缘。若也人人皆会得,天机容易向人言。学道学仙须笃志,时然一念无疑意。如是操心无始终,又道辨金将火试。你们心地荆棘多,善根才发便成魔。若能先合神仙意,已分无时也奈何。

春阴晴复阴,因物悟浮生。杜宇乡心重,杨花世事轻。知非蘧伯玉,觉是晋渊明。此意谁人会,骑牛访偶耕。

蜀国春与秋,岷江朝夕流。长波东接海,万里至扬州。开门面淮甸,楚俗饶欢宴。舞榭黄金梯,歌楼白云面。荡子未言归,池塘月如练。

剑峰重叠雪云漫,忆昨来时处处难。大散岭头春足雨,褒斜谷里夏犹寒。蜀门去国三千里,巴路登山八十盘。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

贪禄忘归秪自羞,一窗且复送悠悠。镜明不为人藏老,酒薄难供客散愁。正得虚名真画饼,元非大器愧函牛。年来事业知君否?高束诗书学问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