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重题

林端落照尽,湖上远岚清。
水榭芝兰室,仙舟鱼鸟情。
人琴久寂寞,烟月若平生。
一泛钓璜处,再吟锵玉声。

作品评述

《和重题》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林端落照尽,湖上远岚清。
水榭芝兰室,仙舟鱼鸟情。
人琴久寂寞,烟月若平生。
一泛钓璜处,再吟锵玉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般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并借景抒发了自己的寂寥之情。通过描述湖上的岚光和落日的余晖,以及水榭中芝兰芬芳的景象,诗人刘禹锡展示了自然美景的宁静和祥和。然而,诗人也透露出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尤其是在弹琴的时候,感受到了久违的寂寞之感。最后,他将自己放在湖中的钓璜上,再吟琴声,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和渴望。

赏析:
《和重题》以优美的描写展示了自然景色的宁静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寂寞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显得生动而富有诗意。

首先,第一句描述了林木的末端,即林端,落日的余晖尽情消散,使得湖面上的岚光愈发清晰。这一描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展示了时间的流转和景色的变幻,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

接着,诗中出现了水榭、芝兰和仙舟等意象,这些都象征了诗人所处的环境的美好和祥和。水榭是一座建在水中的小屋,芝兰则是一种花卉,它们代表了宁静和温馨的居所。而仙舟、鱼和鸟则象征了自然界的奇妙和和谐之美。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诗人刘禹锡展示了自然美景带来的宁静和宜人的生活环境。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寂寞之情。他在弹琴的时候感受到了久违的寂寞,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的独处和缺乏交流。这种寂寞之感在诗中与宁静的自然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

最后,诗人将自己置身于湖中的钓璜上,再次吟唱琴声,表达了内心的激动和渴望。这种场景的设置使得诗人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感受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奔放。同时,通过吟唱琴声,诗人也抒发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和重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受的抒发,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内心孤寂的思考。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宁静和美丽,同时也能够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渴望。这种对自然和内心的描绘,使得《和重题》成为一首富有情感和意境的唐代诗词佳作。

作者介绍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诗词推荐

几回桂州梦,欠一桂州诗。何日万里外,吟梅真大奇。

酒秃酒秃,何荣何辱。但见衣冠成古丘,不见江河变陵谷。

閒来洞口访刘君,缓步轻抬玉线裙。细白桃花掷流水,更无言语倚彤云。

一年最好早春天,风日初和未脱绵。坎坎圆鼙赛神社,翻翻小繖下湖船。

青青南陌柳如丝,柳色莺声晚日迟。何处最伤游客思,春风三月落花时。

千古东流,声卷地,云涛如屋。横浩渺、樯竿十丈,不胜帆腹。夜雨翻江春浦涨,船头鼓急风初熟。似当年、呼禹乱黄川,飞梭速。击楫誓、空警俗。休拊髀,都生肉。任炎天冰海,一杯相属。荻笋蒌芽新入馔,弦凤吹能翻曲。笑人间、何处似尊前,添银烛。

宴罢回来日欲斜,平康坊里那人家。几多红袖迎门笑,争乞钗头利市花。

游客长城下,饮马长城窟。马嘶闻水腥,为浸征人骨。岂不是流泉,终不成潺湲。洗尽骨上土,不洗骨中冤。骨若比流水,四海有还魂。空流呜咽声,声中疑是言。

漫刺平生不妄投,不知我者谓何求。平生愿作李君御,问事况闻他秩抽。驿舍夜凉陪麈尾,野田风晚从遨头。可嗟鞅掌催成去,未尽登临山水幽。

辱赠舂容卷轴新,悬知蚤岁擅诗声。千林有韵霜风劲,一点无尘霁月清。细味班香兼宋艳,自惭白俗与元轻。欲哦恶语赓妍倡,一夜昏花对短檠。

绿杨阴转画桥斜,舟有笙歌岸有花。尽日会稽山色里,蓬莱清浅水仙家。

古来传织女,七夕渡明河。巧意世争乞,神光谁见过。隔年期已拙,旧俗验方讹。五色金盘果,蜘蛛浪作窠。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一龟先过水,更有一龟寻。鸟出石潭底,笋穿沙树心。平桥连断岸,古佛坐乔林。竹里何人住,时闻啸咏音。

当年接翼上天池,旧事空存雁塔题。岂有新诗来渭北,谩令后学仰关西。

俗事纷纷意不摅,兀如头垢念爬梳。东窗且复焚香坐,闲看微云自卷舒。

旧业树连湘树远,家山云与岳云平。僧来已说无耕钓,雁去那知有弟兄。客思莫牵蝴蝶梦,乡心自忆鹧鸪声。沙头南望堪肠断,谁把归舟载我行。

岭头泉眼一涓流,南入虔州北吉州。只隔中间些子地,水声滴作两乡愁。

甘露洒瑶池,洗出新妆换旧姿。今日方教花并蒂,迟迟,终是莲台大士慈。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痴。同到花前携手拜,孜孜,谢了杨枝谢桂枝。

五年班缀望夔龙,曾托帡幪庇雨风。末路自矜黄发老,平时曾识黑头公。升沈不改交情见,出处虽殊趣舍同。谩叩芜音答高唱,终惭下管应清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