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存之

野水冰生薄似绵,短亭梅发大于钱。
想君归到江阳日,欲话今时已去年。

作品评述

《送王存之》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文同。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野水冰生薄似绵,
短亭梅发大于钱。
想君归到江阳日,
欲话今时已去年。

译文:
在野外的水面上,冰层薄得像棉花一样,
短亭里的梅花盛开比钱还要茂盛。
想象着您回到江阳的日子,
想要谈论的是现在已经过去的一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寂静而寒冷的冬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家乡的朋友王存之的思念之情。首先,诗人用“野水冰生薄似绵”的形象描绘了冰天雪地的寒冷景象,冰层薄弱,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之情。接着,诗人提到“短亭梅发大于钱”,短亭梅花盛开得比钱还要茂盛,暗示着友人王存之的归来将带来喜庆和春意。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期盼友人归来,希望能与他畅谈当下的时光,不禁回忆起过去的岁月。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冬日的景象,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两句“野水冰生薄似绵,短亭梅发大于钱”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用寒冷的冰和盛开的梅花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了友人归来所带来的温暖和喜悦。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回归的期盼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情感真挚而深切。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岁月的思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内化于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验和思绪。

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将友人的归来和时光流转之间的情感联系起来,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深刻,展示了宋代诗人独特的抒情风格,同时也体现了对友情和岁月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普庵以此香,回向大居士。幻尽觉圆者,妙意难遮覆。惠我二笔端,三昧非迷悟。世间岂识知,何处寻门户。六字光慈化,千古人钦慕。象出普庵名,天龙常守护。法本付贤侯,利益何穷数。伤嗟逐末流,忙忙失元路。千里万里体无间,世世世间非我所。谢安抚,云轩密布巴陵时,愿长青眸

近岁忆游竹里,今年来遇生朝。平生洒落邑中豪。邂逅风神不老。赏尽山阳烟景,去翻亳海云涛。太行晴色任秋高。人与黄花长好。

四海无拘系,行心兴自浓。百年三事衲,万里一枝筇。夜减当晴影,春消过雪踪。白云深处去,知宿在何峰。

落日大江秋,凄凉觉底愁。逆潮攻败垒,荒树入沙洲。险固空遗迹,清年且壮游。不须腰十万,明日上扬州。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春光可揽去如惊,乐事能追不得行。楔事已觞王内史,披香只赋庚兰成。敢嫌塞柳浑无意,尚喜山花自有名。嵩少未归无著处,此身曾是亦诸生。

含笑娅然灿晓霞,龙头一种绝诸家。东风有意怜枯卉,乞与佳名不乞花。

雨多虽可厌,气凉还可喜。欲语言慵开,无眠身懒起。一榻有余宽,一饭有余美。想彼庙堂人,正应忧变理。

飓风卷纛七星斜,白发元戎误岁华。隘岸射潮无劲弩,高天贯月有枯槎。募军可按冯唐籍,解阵空吹越石笳。最惜吴淞春水弱,晚红漂尽细林花。

诗狂书更逸,近岁不胜多。太半落天下,未还安乐窝。

惠性何如见性通,要教灵验显吾宗。剩地扬下坠腰石,笑捧衣盂继祖风。

隐几青山时有无,卷帘终日对跳珠。瀑声穿竹到深枕,雨气逼花香半湖。剥啄惟应书远至,宫商不断鸟相呼。欲传归客沉冥意,写寄南堂水墨图。

向来小筑久锄荒,更觉闲中日月长。山脚孤烟迷市井,冈头斜照下牛羊。乘槎未喜闲侵汉,骑鹤何求再上扬。简寂新诗清有素,雨随击节助浪浪。

古人牧民如赤子,今人临民用笞箠。孰知官府本无事,独恨庸人扰之耳。临邛有客腰铜章,三年为吏先慈祥。老农共说长官好,桑柘阴中民小康。公庭閒暇雁鹜散,燕坐胡床清昼长。拨烦何自文书省,治道由来贵清静。不须柱下五千言,洙泗六经无猛政。

西子湖头春色浓,望湖楼下水连空。柳条千树僧眼碧,桃花一株人面红。天气浑如曲江节,野客正是杜陵翁。得钱沽酒勿复较,如此好怀谁与同。

腊前三白兆丰年,此话农家万古传。近值世更人事改,生民全藉老天怜。

铸神鼎兮荆之阳,鼎成兮宾帝乡。君乘龙兮龙高翔,臣攀龙兮龙髯短。龙髯短,接君之衣兮,臣不敢以手挽。君弃臣兮臣将畴依,臣恸哭兮君不知。君不知兮可奈何,风雨惨惨兮荆山之阿。

蕃军傍塞游,代马喷风秋。老将垂金甲,阏支著锦裘。雕戈蒙豹尾,红旆插狼头。日暮天山下,鸣笳汉使愁。

草舍密还稀,编篱枕钓矶。鸭群迎棹去,牛背晒衣归。风紧浪千叠,村深柳四围。倚樯无与语,数雁失斜晖。

盛家山前古雀篱,寒烟冷雨别君时。后来空作相逢梦,此处端成一笑期。已听歌谣增喜乐,未闻謦咳祗飞驰。急须倒屣迎徐孺,一榻高悬更为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