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友人

谢家山水属君家,曾共持钩掷岁华。
竹里竹鸡眠藓石,溪头鸂鶒踏金沙。
登楼夜坐三层月,接果春看五色花。
昨日西风动归思,满船凉叶在天涯。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寄给友人
此诗君家的山水与谢家的山水一样美丽,曾经一起采取钓鱼游玩。竹林中的竹鸡在苔石上安睡,溪头的鸂鶒在金沙上行走。在楼上夜晚坐着,可以看到三层的月亮,春天采摘果实时,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朵。昨天西风吹动了我的思念,凉爽的树叶漂浮在天涯上。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于青山秀水和自然美景的追求和欣赏之情。诗人回忆起与友人一起在山水间嬉戏的美好时光,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竹林、溪水、月亮等景物,传达出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赏析:此诗以寄情拟友的方式,通过描述山水和自然景物,表达出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富有变化的意象,如竹里竹鸡眠藓石、溪头鸂鶒踏金沙等,让读者可以感受到山水之间的宁静和和谐。同时,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春与昨日西风、船上凉叶进行对比,使诗意更具层次感。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真挚感情。

作者介绍

章碣(836—905年),唐代诗人,字丽山,章孝标之子。唐乾符三年(876年)进士。乾符中,侍郎高湘自长沙携邵安石(广东连县人)来京,高湘主持考试,邵安石及第。

诗词推荐

秋草荒台响夜蛩,白杨凋尽减悲风。彩笺曾擘欺江总,绮阁尘消玉树空。宝阁排云称望仙,五云高艳拥朝天。清溪犹有当时月,应照琼花绽绮筵。素魄初圆恨翠娥,繁华浓艳竟如何。南朝唯有长江水,依旧门前作逝波。箫管清吟怨丽华,秋江寒月绮窗斜。惭非后主题笺客,得见临春阁上花。

仙人足戏剧,盘石留涡房。紫阳此来游,与客煮茗尝。青烟久消歇,白云时飞扬。至今潭中水,犹作笑语香。蒙茸屐迹在,欲步不敢翔。三吸此清冷,回首入空苍。

听著则聋,觑著则瞎。靠倒达磨老臊胡,打杀临济白拈贼。

苔径芒鞋滑不妨,潭边聊得据胡床。岩空倒看峰峦影,涧远中含药草香。汲取满瓶牛乳白,分流触石佩声长。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

卞山幽石产奇璞,荆人至死采不著。何人琢枕持赠君,片片桃花开未落。剑工见兮可为剑,玉工辨兮知非石。至宝由来览者稀,今君独鉴应欲惜。何辞售与章天真,幸得提携近玉人。可中弃置君不顾,天生秀色徒璘玢。四座喧喧争目悦,巧过造化称一绝。莫言昨日因错磨,看取从来无点缺。

被拥听秋雨,儿扶上夜香。甑炊霜後稻,糟渍社前姜。马病空思路,僧归却住房。风扉久呕轧,错认橹声长。

坐见春云暮,无因报所思。川平人去远,日暖雁飞迟。对酒山长在,看花鬓自衰。谁堪登灞岸,还作旧乡悲。

去夏疏雨馀,同倚朱阑语。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楚岸柳何穷,别愁纷若絮。

柯山老人九十余,乱发不栉瘦如枯。百穿千结一布裤,得酒一吸辄倒壶。自言少年不蓄孥,有钱径付酒家垆。人生办此真良图,弃官从翁许我无?

五夜玉绳转,双轳金井寒。背人蚊作市,欺梦蝈鸣官。竹迳风初度,松梢月尚团。踞龟犹汗漫,何计觅乘鸾。

噪蝉声乱日初曛,弦管楼中永不闻。独奈愁人数茎发,故园秋隔五湖云。

细雨澹无质,安得更有声。如何却作泥,亦能妨晨征。宿昔忽过暄,心知非坚晴。何须暄晴极,然後寒雨生。寒暄使人觉,妙物亦何曾。翦翦自神妙,无乃与物矜。造物本非作,观者或强名。老夫近稍聋,此事无暇听。平生感秋至,此意今已平。独念老病身,颇不耐夙兴。何时归故园,宴眠

方云福德多,多数尚谣讹。法身超数量,菩提萨婆诃。

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赤日若射火,林风不动梢。羸汗尚流沛,冠服岂堪包。贵人谅有禀,惯习非强教。窃观行车马,坌荡剧煨炮。宁思山中人,石泉浸两骹。

枫老丹成叶,芦轻雪作花。晚风何处备,疏柳欲栖鸦。绝壁生虚霭,晴天点片霞。莫教残酒醒,客里易思家。

陇头潇洒,孤负寻芳眼。浪蕊浮花问名懒。纵看看驿使,带得春来,只恐怕、绿叶成阴子满。暗香无恙否,月落参横,惆怅罗浮梦魂短。赖故人情重,不减西湖,花上月,分我黄昏一半。更选甚、南枝与北枝,是一种春风,待争寒暖。

竹映高墙似傍山,邹阳归后令威还。君看将相才多少,两首诗成七步间。

驭得骊龙第四珠,退依僧寺卜贫居。青山入眼不干禄,白发满头犹著书。东涧野香添碧沼,南园夜雨长秋蔬。月明扫石吟诗坐,讳却全无儋石储。

诗必城这外,胡为不出城。渐逢人少处,初听水流声。异卉栀香酽,纤梢笋粉明。是中亦堪隐,浪出误平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