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宪使

春日成都寺,桐华一院芳。
窗疎红卷跋,焙暖雪吹香。
论事惟三代,评诗宗晚唐。
开编疑未莹,今欲扣山房。

作品评述

《和李宪使》是宋代吴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在成都寺院中的景象。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日成都寺,
桐华一院芳。
窗疏红卷跋,
焙暖雪吹香。

这首诗以春日的成都寺为背景,描绘了一片桐华花盛开的院落。桐华花香四溢,充满了整个院子。红色的窗帘轻轻摇曳,似乎在跋涉风尘的卷轴上留下了痕迹。阳光透过稀疏的窗户洒进来,温暖的气息与飘落的雪花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香气。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成都寺的美景。桐华花作为春天的象征,为诗中的场景增添了生机和活力。红卷跋的描写给人以文人雅士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思考。焙暖雪吹香的意象则将温暖与寒冷、香气与寂静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矛盾而美妙的感觉。

在诗意方面,这首诗以寺院为背景,展示了春日的宁静和美丽。作者通过对细节的描绘,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关注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通过对桐华花、窗疏红卷跋、焙暖雪吹香等形象的运用,诗中呈现了一种平和、安宁的境界。

赏析这首诗词,可以欣赏到作者吴泳细腻的描写和对自然景物的感受。他通过凝练的语言,将春日成都寺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视觉和感官上的愉悦。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对文化传承和人文关怀的思考,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沉思和共鸣的空间。

总的来说,《和李宪使》这首诗词通过对春日成都寺景象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和文化传承的关注。诗中的细腻描写和凝练语言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能够在阅读中体味到春日的宁静与美丽。

作者介绍

吴泳(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诗词推荐

木落晚风急,宵凉侵暑衣。有期惟向老,无计未成归。只益颠毛脱,还从髀骨肥。感时仍吊古,回首意多违。

雪残春岛路迢迢,水静云开见碧霄。别后谁同此深意,祇应孤月共寥寥。

岁事忽婉娩,旅怀良尔悲。风雾起无边,雨雪凄霏霏。岂无销金帐,唱饮羊羔儿。寄食他人门,屏息从所依。鵰鹗翔九天,鹪鹩巢一枝。烟霄有熟路,我当何时归。人间自富荣,信美非所宜。朱颜日已改,华发渐复稀。触目思远人,胜赏怀昔时。园林向衰谢,青山吞斜晖。坐久露华重,吟残

湘东最是得春先。和气暖如绵。清明过了,残花巷陌,犹见秋千。对景感时情绪乱,这密意、翠羽空传。风前月下,花时永画,洒泪何言。

云水最饶处,轮蹄无到时。夜蟾生佛面,春雪印僧眉。

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寂寂绣屏香篆灭,暗里朱颜消歇。谁怜散髻吹笙,天涯芳草关情。懊恼隔帘幽梦,半床花月纵横。

上阳门外云连草,车马遥遥往来道。昔王游豫几何年,今人岂识当时好。明珠翠羽已成尘,道上行人几番老。当时秋天落宫板,今此婆娑皆合抱。

奚李名高三百秋,只今良法信源流。裕陵独宝君家物,犹带祥光灿斗牛。

活人忧国见平生,晚节临危志益明。汉仗尘深远宫阙,胡裘风急半公卿。千人致招竟不起,万户封侯却似烹。暮晋朝梁真可忍,纷纷蝼蚁尚偷生。

岩泉鸣翠微,流口旧渔矶。市远修琴去,云深采药归。窗扉树鸡栅,篱落晒牛衣。世事无心理,长镵老蕨薇。

皆言渔者乐,不知渔者忧。方其未得鱼,蓑雨立寒流。正可入图画,屋壁供王侯。吕尚与子陵,工钓汉与周。初不事钩饵,终日心优游。我今筑斯舍,发兴在沧洲。范子既伯越,去泛湖海舟。季鹰思吴中,不为鲈鱼秋。所以数君子,声名天壤侔。我非真渔人,一酒万事休。

霜鹤鸣时夕风急,乱鸦又向寒林集。此君辍棹悲且吟,独对莲花一峰立。

吾家歙石锋芒出,不但挫墨亦挫笔。老懒作事苦不多,一笔才供两三日。近知沈子艺希有,洗择圆齐易入手。不论兔颖与羊毛,染墨试之能耐久。礼乐三千成昨梦。秃笔何止十八瓮。长枪大剑正当时,毛锥子者直安用。金渊万家籍百儒,学书用笔人岂无。管城欲重连城价,请攜椽笔游江湖。

素丝久即黑,黑鬓久即丝。丝黑有涴法,鬓丝无染期。日月有底忙,昼夜驰向西。江汉与之友,却向东方驰。江汉西流日东落,鬓丝漆黑还如昨。夜长何不秉烛游,自是人生不行乐。

夜来霜吓橘脐黄,乞与归人怀冷香。到日跨门须转却,白头不是本生娘。

閒抱琴书檇李游,仙坛古屋一筇留。驿桥通市人沽酒,湖水依城客放舟。葵扇桃笙聊却暑,苹花枫叶已知秋。坡翁仙去诗声在,寂寞林塘卧白鸥。

诗见本书魏野一○。宿王闢宅与魏野洎用晦上人因成联句

武夷仙穴近吾庐,斗鸭栏摧菌阁虚。千区岁储妨种橘,百金春事废观渔。北山烟雾迷归辙,南陌风尘化客裾。堂上金丝应已歇,岂惟兰菊旧丛疏。

霜月铺角滟瓦沟,忆曾尽醉作中秋。侵天围棘孤吟夜,且著红炉为暖愁。

冰澌半争波先绿,柳叶未生条已黄。四海澄清天子孝,朝回日奉万年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