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

夏田已报七分熟,秋稼方忧十日乾。
好雨徐来不仓卒,天公似欲救艰难。
魃张鹰犬无遗力,社近鸡豚趁早寒。
老病随人幸一饱,炉香无语只长叹。

作品评述

《喜雨》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久旱后终于下起了喜雨,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喜悦的情景。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夏田已报七分熟,
Summer fields have yielded a seven-tenths harvest,

秋稼方忧十日乾。
But the autumn crops worry after ten days of drought.

好雨徐来不仓卒,
The good rain comes slowly, not in haste,

天公似欲救艰难。
As if the heavenly gods intend to relieve hardship.

魃张鹰犬无遗力,
The drought-demons slacken their hold,

社近鸡豚趁早寒。
Villagers gather chickens and pigs, fearing the early chill.

老病随人幸一饱,
The elderly and sick luckily enjoy a satisfying meal,

炉香无语只长叹。
The fragrance from the stove silently evokes long sighs.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久旱后的喜雨,表达了苏辙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们命运的关切。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进一步赏析:

首先,诗词以夏田已报七分熟、秋稼方忧十日乾的对比,形象地揭示了农民在久旱中的焦虑和对收成的担忧。接着,作者以“好雨徐来不仓卒,天公似欲救艰难”表达了他对喜雨的期盼和对天命的解读,认为这场雨是上天救助困苦的象征。

其次,诗中提到魃(bá)张鹰犬无遗力,社近鸡豚趁早寒。魃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恶神,张鹰犬象征着旱灾的威胁。社指的是农民村庄,社近鸡豚的描写暗示了人们为了逃避早寒而提前屠宰家畜,以充实生活。这些描写展示了人们在旱灾中采取的一些紧急措施以及他们对自然灾害的无奈。

最后,诗词以老病随人幸一饱,炉香无语只长叹作为结尾,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老病随人的幸福是短暂的,炉香无语则象征了人们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命运的叹息。

总的来说,《喜雨》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久旱后的喜悦场景,并通过对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对人们命运的关怀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霍王无短似无长,惊见新诗写硬黄。鱼在九渊终玉食,世间濡足羡浮阳。

自古东西路,舟车此地分。河声梁苑夜,草色楚田曛。雁已多南去,蝉犹在此闻。圣朝无谏猎,何计谒明君。

诗跨唐人未数钱,定应妙思入风烟。才堪华国华宁老,句得惊人即是仙。世事但将酬一醉,侯封那可敌千篇。天葩况值春初到,蜂蝶纷纷看扑缘。

谁唤新霜破晓扉,江神知我向庭闱。直州千古送人处,一棹横江从此归。帘额北风情索索,轿窗东日薄晖晖。树头鹊子能傅喜,欲去回头更整衣。

嘈杂乘阴雨,跳梁占废池。张唇谁不厌,磔腹帝宁私。足踏银床险,身蒙锦襖痴。世方多吻士,吾有感于斯。

帝城二三月,海棠一万株。向来青女拉滕六,戏与一撼即日枯。东皇夜遣司花女,手挼红蓝滴清露。染成片片净练酥,乳点梢梢酣日树。蓬莱仙人约老翁,寄牋招唤陆龟蒙。为花一醉也不惜,就中一事最奇特。海棠两岸绣惟裳,是间横著双胡床。龟蒙踞床忽倒卧,乌纱自落非风堕。落花满面

文公恢霸略,征讨辅周衰。奕世为盟主,诸侯听会期。山河表里在,朝市古今移。欲访祁篪处,乡人亦不知。

邪见终成僻,真如是久长。闲心通物外,日月四时忙。

秦中物专美,榅桲为嘉果。南枝种府署,高树立婀娜。秋来放新实,照日垂万颗。中滋甘醴酿,外饰素葺裹。彦思摘晨露,满合持赠我。复侑以佳句,再拜极所荷。珍之不敢尽,玩已即深锁。兹焉遂名产,沙苑忽幺麽。

初日在斜溪,山云片片低。乡愁梦里失,马色望中迷。涧底凄泉气,岩前遍绿荑。非关秦塞去,无事候晨鸡。

双鬟垂未合,三十才过半。本是绮罗人,今为山水伴。春泉共挥弄,好树同攀玩。笑容共底迷,酒思风前乱。红凝舞袖急,黛惨歌声缓。莫唱杨柳枝,无肠与君断。

蔡子诗锋新发硎,晓压吾境横长城。玉关食肉何足计,饭山日午噙肤清。叩门念子忧吻燥,银瓶急燎苍蝇声。云龙为子起风腋,要使飞将身趫轻。

闻道虚空曾解讲,信疑往决西山亮。烟雨溟蒙藓石温,六藏影迹难寻访。小径披榛扣竹扉,道人一见掀眉。布衲横肩瘦如削,口持密语没停时。云檐扫榻延居夏,白莲香散东林社。涧水松风说苦空,不资中有生清泰。殷勤寄问老孤松,具足门中有正宗,灼然嫌佛不肯做,观栖不在梧桐树。

碧树高岩底,柴门引径斜。采茶寻远涧,护药插新笆。澄水含斜汉,寒空散晚霞。寂寥无与晤,聊欲玩烟花。

一夜江风故不平,道边草木亦成声。岂无老子知津意,尚有秦人逐客情。荒县已传三鼓下,并船犹见一灯明。此生已悟身如寄,始送鸿归又燕迎。

翠密红繁。水国凉生未是寒。雨打荷花珠不定,轻翻。冷泼鸳鸯锦翅斑。尽日凭阑。弄蕊拈花仔细看。偷得袅蹄新铸样,无端。藏在红房艳粉间。

久病多愁易老身,尘容衰鬓不长新。早须置我山岩里,不是麒麟合上人。

山茶风香酒微波,杏花日长人笑歌。儿孙欢拥白发婆,煮菜解醉不厌多。人生乐事恐蹉跎,世事等是一梦柯。孝义两字不可磨,当与兄弟相切磋。我家兄弟三世过,谨勿令人说如何。

东海珠胎清庙珍,壁水季孝第一人。胡为俯首莲泛渌,如有用我试治民。古来幕中要婉画,君乃不肯作此客。囊箧细碎吾不能,玉壶清冰朱丝直。梅花雪片迎新年,送君搏风上九天。凤池鸡树只咫尺,致君尧舜更努力。

转惊波作怒,即恐岸随流。赖有杯中物,还同海上鸥。关心小剡县,傍眼见扬州。为接情人饮,朝来减半愁。向晚波微绿,连空岸脚青。日兼春有暮,愁与醉无醒。漂泊犹杯酒,踌躇此驿亭。相看万里外,同是一浮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