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立斋先生雁山韵

洗山川穹石,削空蹲苍城。
一清屹万古,何物相与形。
步涉贪深游,往往神所兵。
立斋立千仞,天地鉴清声。
平平溯龙准,不见猿鸟惊。
斯道今泬寥,斯人世重轻。
擎天只柱健,此嘱谁堪膺。

作品评述

《和立斋先生雁山韵》是宋代车若水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洗净山川的尘垢,削凿空旷的苍城。
一片清澈屹立于万古,何物能与之相比形似。
行走于深山幽谷,常常感受神灵的威仪。
立斋于高山之巅,天地都倾听着清脆的声音。
平平稳稳追溯龙的踪迹,不见猿猴和鸟儿惊扰。
这种道路如今已很稀少,这种人在世间重要而微薄。
他是托举天空的柱子,这样的嘱托谁能够承担。

诗意:
《和立斋先生雁山韵》以描绘山水和人物形象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山川的洗净和形态的赞美,以及对高尚人格的推崇和对其责任的寄托。诗中通过对山川和高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理解和欣赏。与此同时,通过描述“立斋”的人物形象,强调了高尚人格的重要性,这个人以其清澈的声音托举着天地,象征他的崇高使命和责任。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高尚人格的赞美。作者以洗净山川、削凿苍城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清澈和宏伟的赞叹,强调了自然之美的珍贵和独特。同时,诗中的“立斋”形象象征高尚的人格和崇高的使命,他以其清脆的声音托举着天地,体现了作者对高尚人物的推崇和对其责任的寄托。

整首诗词以平和稳定的语调表达,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山水的壮丽和人物的崇高。通过与自然的对比,突出了立斋人物的重要性和价值。这首诗词既展示了自然之美,也传递了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崇敬,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诗词推荐

忆初识面越庠时,馀教尝蒙觉后知。早念儿童能刻赋,晚逢夫子许言诗。从容江介心方壮,蹭蹬京华鬓已衰。道旧不须亲握手,满篇往事略无违。

近来山水画郭熙,江南独数休宁令。笔法精奇意态古,咫尺万里开天镜。岩头老树如老龙,隔湖喜见山重重。小桥依约野色远,茅庐隐映林影空。门前垒块石头路,荒苔野草青无数。往来不见车马尘,正似山翁旧居处。程伯休父司马孙,风流文彩垂青门。平生爱书入骨髓,尺素寸楮无不存。

万里蚕丛亦浣纱,使君缄赠自三巴。濯残秋水天孙锦,染尽春山望帝花。懒集芰荷成裋褐,闲过祇树混袈裟。相思几上江边閤,却卷朱帘坐暮霞。

塞门春已暖,连影起蘋风。云梦千行去,潇湘一夜空。江人休举网,虏将又虚弓。莫失南来伴,衡阳树即红。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三齐号难治,民瘼待良医。勿谓人多诈,须教吏不欺。鱼盐多近海,桑柘润连淄。御札新颁历,无忘训诫词。

邵子花开二十四,吟诗惊动洛诸公。我家两株三十枝,欢喜亦与邵子同。作诗七绝恼正仲,过旬不见回邮筒。正仲材高气浩博,鄙我琐细无豪雄。文叔今见小敌怯,八骏岂肯盘蚁封。再三思索得其意,笑我不知时节异。洛阳城中天地中,春色花光好天气。此时高韵一两篇,流出胸中真乐事。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水晶帘 一作 水精帘)

小书楼下千竿竹,深火炉前一醆灯。此处与谁相伴宿,烧丹道士坐禅僧。

旧日仙成处,荒林客到稀。白云将犬去,芳草任人归。空谷无行径,深山少落晖。桃园几家住,谁为扫荆扉。

何必关山远,凉风在殿西。箫声犹袅袅,舞袖忽凄凄。

征路杳无穷,山川掩映中。记程知远近,分境识西东。倦客似浮梗,轻鞍如去鸿。平生惯相遇,转愧坐禅翁。

卷席贫抛壁下床,且铺他处对灯光。欲行千里从今夜,犹惜残春发故乡。蚊蚋已生团扇急,衣裳未了剪刀忙。谁知更有芙蓉浦,南去令人愁思长。

宣室不令容董偃,却容皋朔与相如。当时有意清君侧,鸡鞠诙谐总合诛。

楚山有石郢人琢,琢成长枕知是玉。全疑冰片坐恐销,间发花丛惊不足。赠予比之金琅玕,琼花烂熳浮席端。吾师道吾不执宝,今日感君因执看。试叩铿然应清律,纤尘不留蝇敢拂。万物皆因造化资,如何独负清贞质。南山有云鹄在空,长松为我生凉风。高友朗咏乐其中,行住四仪皆道意。

达磨西来说道,十年面壁安丹。争知水火不交煎。因果谩成罗汉。仰箭射空力尽,依然坠地何言。虚空拶破强参禅。肯把金丹烧炼。

梦魂惊断渺难续,卧听竹晨风泠泠。寒蛩争鸣绕四壁,缺月并堕横疎棂。平生细字发欲白,午夜短檠灯尚青。稻粱作计吾不愿,愿学沧海鸿飞冥。

老知世事谩纷纷,纸帐蒲团自策勋。一夜北风吹裂屋,石楼无耳不曾闻。

河势横斜带地形,碧油具旆昔常经。驿名未改风尘黑,碑字犹存雨藓青。芦福园林僧杳渺,撷芳洲渚妓娉婷。汝南一值贤人降,分野于今占德星。

荒凉满庭草,偃亚侵檐竹。府吏下厅帘,家僮开被袱。数声城上漏,一点窗间烛。官曹冷似冰,谁肯来同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