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西杂感诗

草堂闲坐念编民,多尚浮虚少尚真。
礼让不修难致福,唯知烧纸祭淫神。

作品评述

《湖西杂感诗》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智圆。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草堂闲坐念编民,
多尚浮虚少尚真。
礼让不修难致福,
唯知烧纸祭淫神。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和人们的思考。诗人坐在草堂里,心里思念着普通百姓的生活。他认为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的是虚幻的名利,追求浮华而不追求真实。他指出礼让和修身的道德价值在当今社会很难实现,人们更多的是为了自身利益而行动。最后一句提到了烧纸祭祀淫神,暗示了人们在追求私欲的过程中,忽视了道德和精神层面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文字,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忧虑和对人性的思考。作者以自己坐在草堂中静思的方式,表达了对于普通百姓的思念和关怀。他认为现代社会的人们过于注重虚荣和表面的东西,而忽视了真实和内在的价值。他对于礼让和修身的道德观念感到遗憾,认为在当今社会很难实现这样的价值追求。最后一句提到的烧纸祭祀淫神,是对于人们过度追求私欲和物质欲望的讽刺。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明了的表达方式,呈现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和人们行为的深刻思考,反映出了他对于道德和精神层面价值的关注。

作者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诗词推荐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西江近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衡岳去都忘,清吟恋省郎。淹留才半月,酬唱颇盈箱。雪长松柽格,茶添语话香。因论乐安子,年少老篇章。

客子山行不觉风,龙吟虎啸满山松。纶巾一幅无人识,胜业门前听午钟。

急召传来主第中,孙郎上马鼓三通。山人无复金莲梦,稳听琵琶到曲中。

闻公久矣空诸妄,止酒真成一事无。旧说蜜殊惟饮蜜,不妨试候小风炉。

整整三朝玉笋班,几年流落奉祠官。不令归曳尚书履,亦合先登大将坛。从昔南荒除帅重,只今西顾倚公宽。长途不惜身为御,欲上龙门自作难。

海上轻鸥何处寻?烟波万里信浮沉。今朝忽向船头见,消尽平生得丧心。

雁过危栏字字愁,谁将官柳系行舟。不知东去大江水,流出西川第几州。汉上仅遗孤垒在,斗边忽见数星浮。夜深莫问当年事,不是祢衡鹦鹉洲。

真心不废别,试看越溪清。知汝机忘尽,春山自有情。月思华顶宿,云爱石门行。海近应须泛,无令鸥鹭惊。

州县徒劳耳,春秋奈老何。交游双寂寞,名利两蹉跎。帙散尤增睡,杯行且强歌。故人频梦见,谁道隔山河。

劲竹持高节,馀花表晚香。一飘颜子巷,六籍郑公乡。后学师珪行,先天发宝藏。空摧经世具,独立春山苍。

有酒皆堪醉,无山不可庐。遂初成近赋,孤愤悔前书。湘寺分经帙,庐山寄药鉏。江头霜叶满,诗兴属骑驴。

尽日涂中断客行,两边山色到云青。溪光摇碎黄金日,波面跳成白玉星。

借得缄书卷又开,喜同千里故人来。切嗟正为求真益,肯使鳞鸿泛往回。

等闲吴越在毫端,叠巘微茫月影寒。一曲危阑人独倚,江山浑作梦中看。

洛令从告还,故人东门饯。惠爱三年积,轩车一夜远。晓月离馆空,秋风故山晚。荣君有嘉荐,顾我阻游衍。宿昔峰顶心,依依不可卷。

春语莺迷翠柳。烟隔断、晴波远岫。寒压重帘幔拕绣。袖炉香,倩东风,与吹透。花讯催时候。旧相思、偏供闲昼。春澹情浓半中酒。玉痕销,似梅花,更清瘦。

中叶遭闵。副内多违。悠悠灵贶。爰有适归。于昭睿后。抚运天飞。凝居中县。神动外畿。

白云际天隅,峰峰争秀出。浩浩水石滩,归鸟时灭没。我欲茅三间,巢此重叠峰。我欲舟一叶,钓此苍茫中。君从何处得此石,千岩万壑在方尺。李成范宽格深秀,关仝荆浩骨峭特。殆非一人之所能,欲穷其源不可得。君言此物出零陵,远近来去皆天成。是中能著元次山,刻诗勒颂留孱颜。

未上滕王阁,先登孺子亭。朝廷党锢传,湖海少微星。独善非忘世,高风自有灵。东湖山上色,长为此人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