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中司命五首

冠峨峨兮,服章蕤蕤。
灵来下兮,进止委蛇。
我涓我坛,我洁我俎。
降舆却旌,于兹享御。

作品评述

《司中司命五首》是一首出自隋代的诗词,作者佚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隆重而庄严的场景,表达了对神灵的敬仰和祈福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冠峨峨兮,服章蕤蕤。
灵来下兮,进止委蛇。
我涓我坛,我洁我俎。
降舆却旌,于兹享御。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以庄重的语言描述了祭祀仪式的场景。冠冕高耸光彩夺目,衣袍华美繁花似锦。神灵降临,祭祀者恭敬地行进、停留和行礼。这里的"涓"指洁净的礼器,"坛"指祭坛,"洁"指祭器的洁净,"俎"指供奉的肉食。庄严的祭坛上有神舆,旗帜随风招展,为了庄重而庄严地享受这一祭祀活动。

这首诗词赏析起初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描绘了祭祀仪式的盛况。诗词中运用了形容词的修辞手法,通过形容词"冠峨峨"和"服章蕤蕤",展现了祭祀者的高贵和华丽。同时,"灵来下兮,进止委蛇"描绘了神灵降临时祭祀者的谨慎和恭敬。接着,诗人通过"我涓我坛,我洁我俎"表达了祭祀者对仪式的投入和对神圣的敬畏。最后,"降舆却旌,于兹享御"一句描绘了祭坛上的神舆和飘扬的旗帜,以及祭祀者在这庄严场合中的欢愉和庆祝。

这首诗词通过庄严肃穆的场景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祭祀仪式的敬意和对神灵的崇拜。同时,语言的华丽和形容词的运用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性。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使读者感受到祭祀仪式的庄严和庆典的喜悦。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食饱年来幸有秋,倒床清梦百无忧。忍饥终愧首阳客,睡足何须云梦州。冰酒黄封生不喜,春芽紫笋向谁求。平生尚有书魔在,一卷还堪作枕头。

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蹋烂麦青春。

酒恶频将花嗅,睡酣便把茶浇。秋到梧桐枝上,夜来风雨萧萧。

何处难忘酒,登贤入用初。一身兼禹稷,四海再唐虞。去圣千年恨,明时一日舒。此时无一盏,何以酹享衢。

曾梦春塘题碧草,偶来雾夕看红蕖。

大杨风日春,小范林壑秋。去予几何年,各已如云浮。谁歌黄金缕,共醉白玉舟。梦中到蓬莱,名字留岩幽。宁知地下郎,草记天上楼。老石翠岚湿,古篆苍藓稠。摩挲踞虎兕,郁屈蟠蛟虬。想当得意时,落笔不自休。江山有二老,文字照九州。神物俨护持,剥蚀吾奚忧。是间定何许,玲珑

咄这花木瓜,苦澁无以加。蓦然嚼得碎,清风生齿牙。种性恶,不堪夸。杨岐老驴三只脚,蹋人无数满天涯。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溅溅不住溪流素。忆曾记、碧桃红露。别来寂寞朝朝暮。恨遮乱、当时路。仙家岂解空相误。嗟尘世、自难知处。而今重与春为主。尽浪蕊、浮花妒。

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

厩成牵来哕哕嘶,马蹄随步蹑云梯。新街锦帐达三字,旧制生坦放五题。视草健毫从席选,受降恩诏待公批。仙才已在神仙地,逢见刘晨为指迷。

征马向边州,萧萧嘶不休。思深应带别,声断为兼秋。歧路风将远,关山月共愁。赠君从此去,何日大刀头。

三三两两谁家女?听取鸣禽枝上语。提壶沽酒已多时,婆饼焦时须早去。醉中忘却来时路,借问行人家住处。只寻古庙那边行,更过溪南乌桕树。

大阮谈诗数起予,为言小阮最怜渠。客中邂逅能君识,天外飘零孰我知。家世要谈京洛旧,古碑共阅汉唐余。所期共剪西窗烛,却值移家方借车。

三生汉严助,笔陈抵千兵。雅志从南隐,吟诗到北征。结交疑泛爱,惜别见真情。来岁春花发,相期在上京。

散发林间万事轻,梦魂安稳气和平。只知秋菊有佳色,那问荒鸡非恶声。达士招呼同啸傲,福人分付与功名。一篇说尽逍遥理,始信蒙庄是达生。

追欢逐乐少闲时,补帖平生得事迟。何处花开曾后看?谁家酒熟不先知?石楼月下吹芦管,金谷风前舞柳枝。十听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乐天一过难知分,犹自咨嗟两鬓丝。[芦管柳枝已下,皆十年来洛中之事。]

么麽何从到上方,敢将唇吻犯堂堂。但知射影求阴中,可笑当车不自量。鱟目苦遭蚊喙聒,象蹄犹畏鼠牙伤。须臾怀命随翻手,蛮触应难望故乡。

云来万山动,云去天一色。长啸两三声,天高秋月白。

倦客沧浪意,扁舟汗漫游。云归林屋晚,木落洞庭秋。此地真堪老,中原卒未休。可知侯万户,不似橘千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