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应之道人归江西

曾骑竹马傍洪涯,二十余年变物华。
客梦等闲过驿阁,归帆遥羡指龙沙。
名题小篆矜垂露,诗作吴吟对绮霞。
岁暮定知回未得,信来凭为寄梅花。

作品评述

诗词:《送应之道人归江西》

徐铉在唐代创作的《送应之道人归江西》是一首寄托深情的送别之作。下面是我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经骑着竹马在洪涯边,
二十多年过去,世事变迁。
客人梦中随意经过驿阁,
想指龙沙远处的归帆。
名字刻在小篆上,自豪地垂下露珠,
诗作吟咏吴地的美景和绮霞。
岁末的时光已经明白归程无望,
我将信凭借着寄出的梅花。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伤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他以童年时的游戏和现实生活的变迁作为开篇,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物事的更迭。诗人通过客人在梦中经过驿站,想象着指点远处归航的景象,表达了对亲人远行的祝愿和思念之情。

作者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自豪感和对文学的热爱,通过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小篆上,表达了对个人成就和文学创作的自豪。他的诗作吟唱了吴地的美景和壮丽的绮霞,展示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然而,诗的结尾却带有一种无奈和悲凉的情绪。岁末时节的来临让作者深知归程无望,他意识到远方的亲人或许无法回来了。最后,他以寄出的梅花作为信物,将思念和祝福随信一同寄出。

赏析:
《送应之道人归江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的情感体验和对亲人的离别之情。通过诗人的回忆、想象和自省,诗中融入了对时间变迁、个人成就和家乡之爱的思考。作者以深情的笔调,将自己的心声表达出来,让读者感受到离别的忧伤和对亲人的思念。

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如童年骑竹马、客人梦中过驿阁等,使诗意更加具体生动。同时,通过对名字刻于篆字、吟咏吴地美景等细节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己才华和家乡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整首诗词的节奏流畅,意境优美,通过对时间、个人、家乡和亲情的交织,让读者在深情的诗意中感受到离别的苦楚和思乡的愁绪。诗人以梅花作为信物,寄托了对亲人的祝福和思念,给人以温暖和欣慰之感。

总的来说,徐铉的《送应之道人归江西》是一首感情真挚、意境唯美的送别之作,通过对离别、自豪和对于徐铉所创作的《送应之道人归江西》,这是一首唐代的诗词。以下是我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经骑竹马在洪涯边,
二十余年变迁物华。
客人梦中过驿阁,
羡指龙沙归帆遥。
名题小篆矜垂露,
诗作吴吟对绮霞。
岁暮定知回未得,
信来凭为寄梅花。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对远方亲人的祝福。诗人以童年时骑竹马的场景为开端,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世事的变迁。接着,通过客人在梦中经过驿站的描写,想象着遥远归航的景象,表达了对亲人的祝愿和思念之情。

诗人进一步展示了自己的自豪感和对文学的热爱,通过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小篆上,自豪地垂下露珠,以表达对个人成就和文学创作的自豪。他的诗作吟唱了吴地的美景和绮霞,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然而,诗的结尾带有一丝无奈和忧伤。岁末的时光已经让人明白回归的可能性渺茫,诗人意识到远方的亲人或许无法回来。最后,他将寄出的梅花作为信物,寄托思念和祝福。

赏析:
《送应之道人归江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对亲人离别的思念之情。通过回忆、想象和自省,诗中融入了对时间流转、个人成就和家乡之爱的思考。诗人以深情的笔调,将自己的心声表达出来,让读者感受到离别的忧伤和对亲人的思念。

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如童年骑竹马、客人梦中过驿阁等,使诗意更加具体生动。同时,通过对名字刻于小篆、吟咏吴地美景等细节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己才华和家乡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整首诗词的节奏流畅,意境优美,通过对时间、个人、家乡和亲情的交织,让读者在深情的诗意中感受到离别的哀愁和思乡的忧伤。诗人以梅花作为信物,寄托了对亲人的祝福和思念,给人以温暖和安慰之感。

总的来说,徐铉的《送应之道人归江西》是一首真挚动人、意境优美的送别之作,通过对离别、自豪和思念的描绘,让读者在其中感受到浓郁的情感和对亲人的深情厚意。

作者介绍

徐铉(九一七~九九二),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早岁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又与弟锴并称“二徐”。仕南唐,累官至吏部尚书。入宋,爲太子率更令。太宗太平兴国初,直学士院。八年(九八三),出爲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淳化二年(九九一),以庐州女僧道安诬陷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三年,卒于邠州,年七十六。着有文集三十卷,又有《稽神录》(一说出于门客蒯亮之手)、《质疑论》等。《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徐铉诗今存七卷,见于三十卷本《徐公文集》(一名《骑省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二一、卷二二。今以《四部丛刊》影印清黄丕烈校宋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四库本)、《四部备要》排印宋明州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备要本)、徐乃昌影宋重刊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简称徐本),参校《全唐诗》(中华书局排印本)、《玉壶清话》(中华书局排印本)所收诗。并从《东轩笔录》(中华书局排印本)等录得集外诗,编附卷末。

诗词推荐

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谢遏香囊奕思馀,短亭暾景驾骊驹。客盘饮嗜丰千蹠,仙舄归飞伴两凫。官柳摇摇萦早絮,县花的的照晴跗。东阳玉骨春偏瘦,省对霞朝忆上都。

博而寡要岂通儒,三万牙签亦太虚。一编论语用不尽,世间何必许多书。

凝阴禀粹,照临八埏。丽天垂象,继日代明。一气资始,四时运行。灵祗昭昭,备物讶诚。

二十年前,黄州竹楼,共酬好春。记淮_江表,群贤毕集,清明上巳,二美相并。一枕黄粱,满头白发,屈指旧游能几人。堪嗟处,怅光阴易老,犹困西尘。今朝又值良辰。空想像、长安天气新。问兰亭癸丑,雪堂壬戌,倏成畴昔,将似来今。觞泛流泉,茗烹新火,领略韶华聊啸吟。鹦洲去

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栏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羁云旅雁。敛倦羽、寄栖墙阴年晚。问字翠尊,刻烛红笺慳曾展。冰滩鸣佩舟如箭。笑乌帻、临风重岸。傍邻垂柳,清霜万缕,送将人远。吴苑。千金未惜,买新赋、共赏文园词翰。流水翠微,明月清风平分半。梅深驿路香不断。万玉舞、罘D66D东畔。料应花底春多,软红雾暖。

平明小雨压香尘,遶舍扶疏绿渐匀。睡过花时慵著句,老来春事不关身。

瘴气晓氛氲,南山复水云。鲲飞今始见,鸟坠旧来闻。地接长沙近,江从汨渚分。贾生曾吊屈,予亦痛斯文。

浔阳少有风情客,招宿湖亭尽却回。水槛虚凉风月好,夜深谁共阿怜来。

屋小檐深昼不明,板床支凳兀难平。萧然四壁埃尘绣,百遍思君绕室行。

幸有安居暂寄包,拙如鸠不费营巢。日长有井供茶课,客至移床荫树梢。无事莫将吟思搅,尽间且把旧书抄。心知守道惟玄默,不用援毫赋解嘲。

薰风吹动满池莲。晓云楼阁鲜。绣阁华堂嘉会,齐拜玉炉烟。斟美酒,奉觥船。祝芳筵。宜春耐夏,多福庄严,富贵长年。

客怀孤倚夕阳楼,烟老平芜岸岸秋。往事六朝南北史,晴江一片古今愁。慨其叹矣山吞吐,何以酬之酒拍浮。此意政须诸老共,容分芦雨寄渔舟。

莫学江淹擬惠休,碧云才调已难酬。怀君知有关山梦,开卷如逢水石秋。不得归来作都讲,自惭名宦正悠悠。

星源初建郡,芹泮视诸侯。前序联官长,公堂纠士流。彦章陆贽作,元晦孟轲俦。遗帙三年饱,畲租少莫忧。

古绸於今婺,盖亦一壮县。剧繁号难理,百令无一健。英英晏伯安,年壮政则练。咄嗟扫宿弊,谈笑了宿案。公庭坐无事,自可名道院。老眼空四海,於公惊创见。今公赋归欤,敢以一语饯。边陲正驿骚,朝野未闲燕。公才浩纵横,敌可受八面。要须诣明光,上书还自荐。口伐或箸筹,收功

初来淮阳春已晚,下里数楹聊寝饭。此邦花时人若狂,我初税驾游独懒。任王二君真解事,来致两盘红紫烂。天姝国艳照蔀屋,持供佛像安敢慢。江湖逢春岂无花,格顽色贱皆可拣。誓观中州燕赵态,一洗千里穷荒眼。风波历尽还故郡,此愿谁知辄先满。那知中夕忽凛烈,卧拥牛衣眠失旦。

天上广寒种,人间方寸栽。田三和气溢,窦十庆源开。色阅风霜在,香包月露来。八窗秋竞爽,堪覆掌中杯。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