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送双雁

卑栖笼槛尚成双,莫叹凋零未著行。
犹胜孤飞千万里,洞庭波上冷吴霜。

作品评述

《人送双雁》是宋代诗人姜特立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们送走了一对双雁,它们低垂的头还是成双的,不要叹息它们已凋零而未能展翅飞翔。它们仍胜过那些独自飞越千万里的鸟儿,因为它们停驻在洞庭湖波上的吴地上,正感受着寒冷的霜气。

诗意:
《人送双雁》描绘了一幅动人的景象,表达了离别和寂寞的情感。诗中的双雁象征着一对相依相伴的爱侣或亲人,它们被笼槛囚禁而未能自由飞翔,凋零的羽翼让人感叹。然而,与那些独自飞翔的孤雁相比,它们在洞庭湖上的吴地上,能够共同面对寒冷的霜气,彼此相伴,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和安慰。

赏析:
《人送双雁》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写了离别之情和对寂寞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双雁和孤雁的命运,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相互陪伴、相互支持的重要性。双雁固然未能自由飞翔,但它们的羽翼依然成双,象征着有人相伴的温暖。尽管它们无法遥飞千万里,但它们能够共同面对洞庭湖上的寒冷吴霜,象征着互相扶持、共同度过困难的力量。诗中的意象清新明了,用寥寥数语展现出离别的哀愁和对亲情友情的思念,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递了情感的力量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它引发了读者对离别、亲情和友情的思考,表达了对陪伴和支持的珍视,同时也唤起了对温暖和安慰的渴望。

作者介绍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诗词推荐

昔年同辇载花仙,此日登楼籍妓员。恩赐舞衣香未歇,御书歌扇墨犹鲜。碧云翼翼金钗滑,红雪翩翩玉佩圆。却把向来供奉曲,酒边对客续朱弦。

关河冻合梨云,冲寒犹试连钱骑。思量旧梦,黄梅听雨,危阑倦倚。披氅重来,不分明出,可怜烟水。算夔巫万里,金焦两点,谁说与,苍茫意?却忆蛟台往事,耀弓刀,舳舻天际。而今剩了,低迷鱼艇,模粘雁字。我辈登临,残山送暝,远江延醉。折梅花去也,城西炬火,照琼瑶碎。

积土削为坛,险然在深竹。中惟一诗石,独坐拥寒玉。勿谓人少知,此境不容俗。

江水无极,茎芦可折。离了梁朝,未到魏阙。此恨波心向谁说。

节逢清景至,占气二仪中。独喜登台日,先知应候风。呈祥光舜化,表庆感尧聪。既与乘时叶,还将入律同。微微万井遍,习习九门通。更绕炉烟起,殷勤报岁功。

累疏皆中寝,孤忠奈众咻。人方袖瓦送,君独举幡留。不记邯郸梦,犹贪洛社游。而今都已矣,恸哭过西州。

十年不见寻常事,九日相违咫尺间。橙蟹渠能追胜赏,藙牲孰与奉慈颜。逝将酒坫更酬酢,乍可诗简略往还。新将适闻临遣罢,鹿头吾待望吴山。

张鹄只消千驮绢,蒋蟠惟用一丸丹。

玉殿签声玉漏催,彩花金胜巧先裁。宿云容与朝晖丽,共喜春随曙色来。

孤城高倚汉江秋,血战三年死未休。铁石肝肠忠义胆,精灵常向岘山留。

曾攀玉李青冥上,亦摘蟠桃缥缈边。定是三生有灵骨,谪归犹作荔支仙。

舍前舍后竹冥冥,山雨潇潇彻夜听。还似当年谈旧梦,两翁相对一灯青。

女色无丑妍,入宫皆见妒。蛾眉等刍蛹,嬉笑藏刀锯。未笄化为石,不愿长门去。国风直待歌螽斯,委身事主妾不辞。君不见赵王如意今日死,明日佳人亦投厕。何如山头化石千岁老无子。

赋就江毫一黯然,柳衰犹足代征鞭。鲛盘恨极无馀涕,鵾瑟悲多有剩弦。斜日楚枫低候雁,早霜秦树送残蝉。文章满腹真何益,深愧囊中赵壹钱。

先生之道,得天之全。气刚以和,如四时然。功在王室,惠留于泉。不怒而教,恶遏善迁。为政以德,信哉格言。先生之逝,四十三年。有庙有祠,民奉益虔。紫帽可砺,清名不骞。

山川通益部,星斗近交州。

方明实见身,见身非是身。法身无所得,非相本来人。

霜花零落全稀。不成飞。寒水溶溶漾漾、软琉璃。红未涌,青已露,白都晞。□□□□沙暖、戏凫鹥。

雨杀炎光变秋色,清凉顿在草堂中。幽人一夜坐不睡,月照闲阶露洒空。

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