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皇帝挽词二首

火德兴王统,天威讋犷夷。
重恢周境土,复振汉威仪。
显号崇瑶册,耆年庆玉卮。
鼎成龙云远,扳慕不胜悲。

作品评述

《高宗皇帝挽词二首》是宋代黄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火德兴王统,天威讋犷夷。
重恢周境土,复振汉威仪。
显号崇瑶册,耆年庆玉卮。
鼎成龙云远,扳慕不胜悲。

诗意:
这首诗词是为了悼念高宗皇帝而写的。高宗是宋朝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恢复了国家的威仪,使宋朝重拾昔日的辉煌。诗中表达了对高宗皇帝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豪放的笔调表达了对高宗皇帝的深深怀念和敬意。诗中运用了一些象征手法,如“火德兴王统”表示高宗皇帝的统治具有火热的能量和威严,而“天威讋犷夷”则暗示他的统治力量遍及天下。接着,诗人称颂高宗皇帝使宋朝的疆土重新恢复了周朝的辉煌,使汉朝的威仪再次复振,展现了他的治理成就。

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对高宗皇帝的惜别之情。诗中提到他被封为“崇瑶”,这是一种尊贵的称号,而“耆年庆玉卮”则象征着他的高寿和荣耀。最后两句“鼎成龙云远,扳慕不胜悲”表达了诗人对高宗皇帝的追思之情,认为他的功绩已经超越了常人,如龙云般遥远,令人无法抑制悲伤之情。

整首诗词以雄浑豪放的词句表达了对高宗皇帝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同时展示了他的治理成就和超越常人的地位。这首诗词体现了黄谦对高宗皇帝的深深敬意,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高宗皇帝的普遍认同和怀念。

诗词推荐

平生思故人,江汉不解渴。谁言放逐地,烧烛饮至跋。忧予先狗马,劝以爱肤发。有罪当窜流,但惧不得活。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霞彩剪为衣,添香出绣帏。芙蓉花叶□,山水帔□稀。驻履闻莺语,开笼放鹤飞。高堂春睡觉,暮雨正霏霏。

蓬莱突兀无遮护,铁壁银山无入处。有时关棙一时开,放出毒蛇当大路。参禅人,早回顾,莫待临时生怕怖。荆棘林中暗坐时,百尺竿头须进步。三十三人老古锥,象转龙蟠曾指注。休指注,成露布。蚊子上铁牛,无你下嘴处。

大抵吾曹臭味同,留欢卜夜莫匆匆。一亭景物冰壶上,万里乾坤玉镜中。疏柳无心挂明月,败荷有恨倚西风。吟家旧日张公子,千首诗成句句工。

忧心悄悄睡示能,开门看月一片冰。窍木相磨作鬼语,冻星入牖如萤青。孤雁哀号向何处,老夫掩耳不欲听。尔从沙场经万里,昔时系书达天子。如今若向上林过,纵有书来谁取视。阴山豁处狭如门,结陈来时各有群。辛苦避鹰兼避弋,前行半度后行分。秋水江南无所畏,老菰沉米芦摇穗。

几年无便到招提,沙路徐行趁碧溪。花竹禅房成小款,笑谈不觉到斜西。

平常行一步,却不堕平常。尽道脚长短,谁知脚短长。

团团铜镜似潭水,心爱玉颜私自亲。一经离别少年改,难与清光相见新。

了得宗门事,何忧常住贫。听师林下话,是我眼中人。星渚三秋月,庐山万古春。昭陵御书在,岁久莫生尘。

宅边秋水浸苔矶,日日持竿去不归。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今夜秦城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春风夜飞招月檄,檄月司花月供职。月落千娇百媚丛,诸花为月妍为容。楼东月照楼西皎,楼西月向楼东笑。月与花戏天中流,花与月浴江中浮。月皆不管春风怒,花为月歌为月舞。舞者媚绿歌娇红,争怜妒宠惊春风。出有入无多变异,花竟不晓月之意。江花恼天天花愁,东楼月掩西楼羞。

野迥秋光满,迳微朝露寒。登高与行远,余力尚桓桓。

云间两鸣鹤,清声闻兰皋。洗我蛙黾耳,兴逐秋天高。颇欲从之游,安得六翮毛。归来三叹息,谁家闹檀槽。

荒村古岸谁家在,野水浮云处处愁。唯有河边衰柳树,蝉声相送到扬州。

春入园林百草香,池塘冰散水生光。身闲是处堪携手,何事低徊两鬓霜。

禁园绮合群芳茂,瑞柏屏开秀色呈。托植久依仙杏密,附枝俄接帝梧荣。非烟结翠和风细,滴露凝华晓日明,况是岁寒坚节异,亭亭千载表殊祯。

东园千树簉白红,携壶满意一醉同。向来可是君宿诺,政复急雨斜惊风。县知此兴未渠尽,暖日晴云岂终吝。叩门日听长须来,老夫於子骖之靳。

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瓦。不知何王殿,遗构绝壁下。阴房鬼火青,坏道哀湍泻。万籁真笙竽,秋色正萧洒。美人为黄土,况乃粉黛假。当时侍金舆,故物独石马。忧来藉草坐,浩歌泪盈把。冉冉征途间,谁是长年者。

两角勍触蛮,八荒等兄弟。人生天地间,贵在情义耳。嘉禾二三友,一见倾底裹。春风散天和。非彼亦非此。清淑温以直,常甫正而美。东涉金沙雪,西挹钱塘水。舟泛月双湖,辔联松九里。冬春朔四换,追随实终始。宣桥岁云暮,乃复得伯起。颀然出玉山,臭味林吴似。修门亦旬月,朝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