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泛舟

池堑秋水净,扁舟逆凉飙。
的皪荷上珠,俯映疏星摇。
深寻畏鱼淰,中路且回桡。
冥冥菰蒲中,乃复有惊跳。

作品评述

《秋夜泛舟》是王安石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池堑秋水净,
扁舟逆凉飙。
的皪荷上珠,
俯映疏星摇。
深寻畏鱼淰,
中路且回桡。
冥冥菰蒲中,
乃复有惊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中乘船泛舟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秋夜的宁静和神秘感。在船行的过程中,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动静和生命的跳跃,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秋夜泛舟的景象,通过独特的意象和写景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安静而富有诗意的场景。

首两句描述了池塘中秋水的清澈,以及扁舟逆着凉爽的秋风行驶的情景。这里的凉飙和逆风增添了诗词的动感和活力。

接下来的两句以荷叶上的珍珠为意象,描绘了荷叶倒映疏星的景象。这里的荷叶和星光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幽静而美丽的画面。

之后的两句描述了诗人深入水中,寻找鱼跃的场景。这里的深寻畏鱼淰表达了诗人对于水底世界的好奇和敬畏,船在水中来回摇荡,增加了整首诗的律动感。

最后两句以菰蒲为意象,表达了在漆黑的菰蒲丛中,仍然能够感受到生命的跳跃和惊喜。这里的菰蒲象征着生命的力量和顽强的生命力。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抓住了秋夜的特点,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夜泛舟的美妙场景,并引发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久客不忘归,相逢喜乡曲。杖藜时过门,软语伴幽独。翩翩别我去,芒鞋踏清秋。二浙富山水,令人怀昔游。我今齿发衰,闻道不加进。羡君方妙龄,六翮宜自振。末法日颓弊,丛林魔说多。愿君择师友,金玉须琢磨。他时重逢迎,洗耳听高论。岂惟慰相思,亦以警老钝。

粤女市无常,所至辄成区。一日三四迁,处处售虾鱼。青裙脚不袜,臭味猿与狙。孰云风土恶?白洲生绿珠。

炊烟漠漠衡门寂,寒日昏昏倦鸟还。数树丹枫映苍桧,天工解作范宽山。

康阜如蓬岛,欲寻风引归。烟藤猿啸月,云碓水鸣机。剩结餐霞侣,深随杖锡飞。谢公行乐处,山翠扑人衣。

晚上危亭望彼苍,时时飞电迸流光。嗟人生世须臾里,未必能如电久长。

荐福少方便,拳头如掣电。千眼地摸索,千耳不可见,家家门首透长安。

山衲宜何处,经行避暑深。峰西多古寺,日午乱松阴。鹤默堪分静,蝉凉解助吟。殷勤题壁去,秋早此相寻。

规创仙舟傍水涯,搜名揭榜号安坻。于今措足如平地,无复风波十二时。

凛节清姿老更坚,不须藏雪待炎天。明年归拜颁冰宠,吉甫清风在舜弦。

濛濛雨中春,回首失残腊。茸茸亭前草,新旧已相杂。累囚守僧窗,日惧万钧压。有罪可糜躯,无仆堪荷锸。门前苍藓深,户外蛛纲合。时与逢迎者,云中一孤塔。

仰山显迹,契会宗师。一法性身,利物宏慈。

怪底消除执热烦,郑公方丈接三韩。空馀坐榻悬犀柄。岂有行廚洗玉盘。作吏忽惊玄鸟变,寻盟未向白鸥寒。诸山只在登临眼,安得陪君杖履看。

碧海漾仙洲,骊珠外无宝。一岳倚青冥,群山尽如草。君侯圣朝瑞,动只关玄造。谁云倚天剑,含霜在怀抱。谁云青云险,门前是平道。洪民亦何幸,里巷清如扫。至化无经纶,至神无祝祷。即应炳文柄,孤平去浩浩。即应调鼎味,比屋堪封保。野人慕正化,来自海边岛。经传髻里珠,诗学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近传天子尊武臣,强兵直欲静胡尘。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二曲崚嶒三石峰,当时秦女采芙蓉。至今汤沐临清泚,不作巫阳十二重。

欲书火后旧时经,剔血和煤字字真。未举笔前全藏了,闻弦应有赏音人。

暂别蓬莱海上游,偶逢太守问根由。身居北斗星杓下,剑挂南宫月角头。道我醉来真个醉,不知愁是怎生愁。相逢何事不相认,却驾白云归去休。

底叹兹岩省见稀,惯居故国看山围。应缘此日慰岑寂,聊遣清诗为发挥。

虫有避债夫,缉茧枝间缀。窃食柽松毛,负之以为盖。首鼠开两端,见人深拒闭。想汝作债初,已作逃匿计。小儿不汝赦,推寻见根柢。计穷挺身走,终日失其竁。

春酌沈沈,晚妆的的,仙梦游惯。锦溆维舟,青门倚盖,还被笼莺唤。裴郎归后,崔娘沈恨,漫客请传芳卷。联题在,频经翠袖,胜隔绀纱尘幔。桃根杏叶,胶黏缃缥,几回凭阑人换。峨髻愁云,兰香腻粉,都为多情褪。离巾拭泪,征袍染醉,强作酒朋花伴。留连怕,风姨浪妒,又吹雨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