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五十首

心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
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

作品评述

《偈颂一百五十首》是宋代释心月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心与虚空界相通,展示了虚空法的无等有。通过证得虚空时,体悟到无是无非的法则。

这首诗以宗教的视角,探索心与虚空的联系。心代表内心的存在,而虚空界则是超越有形有相的存在。诗人通过表达心与虚空界的合一,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界限的境界。

这首诗的译文和诗意可能因为缺少原始文本的具体内容而有所偏差,但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境界。诗人试图通过诗词来表达他对心与虚空之间关系的理解,以及在证得虚空时,超越对有与无的二元对立、超越对事物的价值判断。

这首诗值得赏析的地方在于它的主题和意境。它引领读者超越物质世界,探寻内心与宇宙的奥秘。通过触及虚空的存在,诗人试图传达一种静默、超越以及对智慧的追求。这首诗的赏析在于它的抽象性,以及对禅宗思想的反映和诠释。

总的来说,《偈颂一百五十首》是一首表达心与虚空界相通的诗词,通过虚空法的体悟,传递了超越世俗界限的境界和对智慧的追求。它引导读者超越物质世界,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内心的自我探索。

作者介绍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夜听萧萧未涨溪,朝行滮滮已成泥。可怜鸠取招麾速,谁似云知出处齐?野菊枝长半狼藉,江枫叶落正凄迷。行人也识龟堂老,小榼村醪手自携。

栟榈冠子轻宜发,綀布单衣爽辟尘。纵不能诗亦堪画,年余八十水云身。

扁舟夜泊蓼花丛,晓挂风帆苕水东。拟办盖头茅一把,十年湖海浪飘蓬。

祖考精神散,子孙能聚之。淫祠祭非鬼,萃涣义何居。

僧居一路曲通村,日落层巅生暮云。白石巧於山背出,清泉时向涧边闻。钵盂未信承龙化,锡杖曾经解虎纷。归去鹤猿应笑我,稚圭何必更移文。

月月相逢只旧圆。迢迢三十夜,夜如年。伤心不照绮罗筵。孤舟里,单枕若为眠。茂苑想依然。花楼连苑起,压漪涟。玉人千里共婵娟。清琴怨,肠断亦如弦。

险韵廋词费讨论,真持布鼓过雷门。更看九日台头句,未用三人月下樽。镜里黄花明白发,海边赤脚踏长鲲。从来相戒莫打鸭,可打鸳鸯最後孙。

寸禄荣色养,此行宁叹惜。自今黄绶采兰时,不厌丹墀芳草色。百战荒城复井田,几家春树带人烟。黎氓久厌蓬飘苦,迟尔西南惠月传。

春粳入甑香炊玉,压酒鸣槽滴碎珠。甲第朱门漫豪侈,山家风味定应无。

朱台郁相望。青槐纷驰道。秋云湛甘露。春风散芝草。

青山叫子规,行人泪如雨。子规不肯归,行人不能去。

适当寒沼上,更在月明中。露重鲛珠湿,天高奁镜空。参差千盖绿,淡竚数枝红。华发秋风里,持杯属老翁。

天末去程孤,沿淮复向吴。乱离何处甚,安稳到家无。树尽云垂野,樯稀月满湖。伤心绕村落,应少旧耕夫。

一时人物到如今,人望先生日已深。愿以苍生置怀抱,勿因空谷有遐心。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想见 一作:想得)

五世衣冠盛,吾乡识故家。渥洼驹有种,和氏璧无瑕。了县真谈笑,还朝看咄嗟。天乎那可料,丹旐出京华。

夕阳底尽,望楚天空阔,稀星帘幕。暮霭横江烟万缕,照水参差楼阁。两两三三,楼前归鹭,飞过栏干角。霜风何事,绕檐吹动寂寞。消散我已忘机,而今百念,灰了心头火。对酒当歌浑冷淡,一任他懑嗔恶。松竹园林,柳梧庭院,自有人间乐。闲云休问,去来本是无著。

百战蟠根地,双阴净梵居。凌云枝已密,似蹼叶非疏。影落邻僧院,风摇上客裾。何当避烦暑,萧洒盖庭除。

险峻无如御寨宽,腥风时送虎踪寒。枯禅三篾愁封磴,纵有樵人隔岁看。

越山有鸟翔寥廓,嗉中天绶光若若。越人偶见而奇之,因名吐绶江南知。四明天姥神仙地,朱鸟星精钟异气。赤玉雕成彪炳毛,红绡翦出玲珑翅。湖烟始开山日高,迎风吐绶盘花绦。临波似染琅琊草,映叶疑开阿母桃。花红草绿人间事,未若灵禽自然贵。鹤吐明珠暂报恩,鹊衔金印空为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