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阳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
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
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作品评述

渭阳翻译及注释

翻译
我送舅舅归国去,转眼来到渭之阳。什么礼物送给他?一辆大车四马黄。
我送舅舅归国去,思绪悠悠想娘亲。什么礼物送给他?美玉饰品表我心。

注释
⑴渭:渭水。阳:水之北曰阳。
⑵曰:发语词。
⑶路车:古代诸侯乘坐的车。朱熹《诗集传》:“路车,诸侯之车也。”
⑷悠悠:思绪长久。我思:自己思念舅舅。一说送舅舅时,联想到自己的母亲。
⑸琼瑰:玉一类美石。

渭阳鉴赏

  此诗第一章开头两句“我送舅氏,曰至渭阳”,在交待诗人和送别者的关系的同时,选择了一个极富美学意味和心理张力的场景:从秦都雍出发的诗人(秦康公)送舅氏重耳(晋文公)回国就国君之位,来到渭水之阳,即将分别。在这里有千言万语可说,但又无法尽说。单从送别路途之遥已可见舅甥情谊深厚,这深厚的情谊在临别的这一点上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表现:泪眼凄迷是不合适的,这不仅仅是男儿有泪不轻弹的缘故,更因为重耳归国即位正是多年所望,是件大喜事儿,于是临别之时“何以赠之,路车乘黄”。这一辆大车四匹黄马大有深意,这里有送舅氏快快回国之意,也有无限祝福寄寓其间,更深一层的是,这表明了秦晋两国政治上的亲密关系。陈奂在《诗毛氏传疏》中说:“康公作诗时,穆公尚在。《坊记》:父母在,馈献不及车马。此赠车马,何也?……然则康公亦白穆公而行欤?”这段考证说明,车马之赠是康公之意也是穆公所许,它将赠送路车乘黄所隐含的政治外交意义揭示无遗。

  第二章由惜别之情转向念母之思。康公之母秦姬生前曾盼望着她的弟弟重耳能够及早返回晋国,但这愿望却未能实现;今天当希望成为现实的时候,秦姬已经离开人世,所以诗人在送舅氏归国之时,不能不由舅氏而念及其母,由希望实现时的高兴而转为怀念母亲的哀思。“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两句既完成了章法上和情绪上的前后转换,更为这一首短诗增加了丰厚的蕴含。甥舅之情本源于母,而念母之思更加深了甥舅情感,孔颖达《毛诗正义》言:“‘悠悠我思’,念母也。因送舅氏而念母,为念母而作诗。”既有此思,在考虑“何以赠之”的时候,便自然地想到“琼瑰玉佩”这些纯洁温润的玉器,这不仅是赞美舅氏的道德人品,也有愿舅舅不要忘记母亲曾有的深情厚意,当然也不要忘记秦国对他重返晋国即君位所作的诸多努力的更深一层非言语能尽的含义。

  全诗虽然只有两章八句,但章法变换、情绪转移都有可圈点处。在形式上,两章结构相同,用韵有别,诗歌的整体气氛由高昂至抑郁均可找到形式上的依据,可能是妙手偶得,也可能是刻意为之。

渭阳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表达甥舅情谊的诗,《毛诗序》云:“《渭阳》,康公念母也。康公之母,晋献公之女。文公遭丽姬之难未返,而秦姬卒。穆公纳文公。康公时为太子,赠送文公于渭之阳,念母之不见也,我见舅氏,如母存焉。”这段关于诗本事的叙述,与诗意相吻合。《序》末句还有关于创作时间的叙述,曰“及其即位,思而作是诗也”。指代不明,故多有争讼,陈子展在《诗经直解》中细加辨析,以为此诗当作于晋文公由秦归国的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0年),至迟不过次年。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溪上桃花无数开,花间秋水绿于苔。不因渔父寻源入,争识仙家避世来。翠雨连云流玉洞,丹霞护日抱瑶台。幔亭亦有红桥约,问我京华几日回。

诗经

潮来沙石没,潮去沙石露。士生那无学,学则词章富。

诗经

在路日已久,此心谁与论。一言知具眼,万里独消魂。辍棹丹枫蒲,扶筇白水村。纵情犹未已,吟扣野僧门。

诗经

山村今年晚禾旱,奏下民租蠲太半;水村雨足米狼戾,也放三分慰民意。看榜归来迭歌舞,共喜清平好官府。老翁犹记军兴时,汝辈少年那得知!

诗经

阳山老藤截玉肪,乌田翠竹避寒光。罗侯包赠室生白,明于机上之流黄。愧无征南虿尾手,为写黄门急就章。罗侯相见无杂语,苦问沩山有无句。春草肥牛脱鼻绳,菰蒲野鸭还飞去。故将藤面乞伽陀,愿草惊蛇起风雨。长诗脱纸落秋河,要知溪工下手处。却将冰幅展似君,震旦花开第一祖。

诗经

德盛昭临,迎拜巽方。爰候发生,式荐馨香。酌醴具举,工歌载扬。神歆六律,恩降百祥。

诗经

英公清列出尘缘。不系利名牵。逍遥任居云水,知命乐天然。穷妙理,悟幽玄。谨修仙。功成归去,引汝朝元。稳步金莲。

诗经

尊临四海圣明君,步步毗卢顶上行。自己法身只者是,巍然千古振佳声。

诗经

披腹忱词久未呈,浃旬两诏下宸京。老臣何路通忱悃,圣主无私烛物情。鹤陇未渝耕陇志,牛衣空换锦衣荣。九重自是真知己,莫惜捐糜负此生。

诗经

陇亩还枯旱,鉏犂谩苦辛。饥寒知不免,盗贼恐相因。忧国书生志,安民圣主仁。丰凶端有数,天本爱斯民。

诗经

关中险固冯三辅,陇右勾连接四川。簇簇楼台悬日月,盈盈花草烂云烟。飚回海上沙飞雪,雨足江南水拍天。可笑华山陈处士,风流文彩却贪眠。

诗经

秋风窗下起,旅雁向南飞。日日出门望,家家行客归。无因见边使,空待寄寒衣。独倚青楼暮,烟深鸟雀稀。

诗经

知有岩前万树桃,未逢摇落思空劳。年年盛发无人见,三十六溪春水高。

诗经

将子无涉水,水深下无极。鯈鱼舞浮阳,螭首闯阴碧。弱去一羽沉,恶来万波激。子兮何所求,快此蛟蜒滴。谏议起阳城,拾遗招李渤。望子子不来,羊裘号逋客。踞坐山石粗,晞发朔风急。乱流两白足,何日踔疏逸。子兮宁不悲,饥甿徯唐稷。岂其落之涯,而可温与石。

诗经

落本千山迥,空江一带横。画图非意匠,诗句亦天成。老我头今白,逢渠眼暂明。诘朝山岳隔,杯面莫多争。

诗经

才子神骨清,虚竦眉眼明。貌应同卫玠,鬓且异潘生。初戴莓苔帻,来过丞相宅。满堂归道师,众口宗诗伯。须臾里巷传,天子亦知贤。出诏升高士,驰声在少年。自为才哲爱,日与侯王会。匡主一言中,荣亲千里外。更闻仙士友,往往东回首。驱石不成羊,指丹空毙狗。孤帆淮上归,商估

诗经

封侯无骨登淩烟,食肉无相当万钱。君看檐下偃蹇者,如何头上著貂蝉。雅宜置之一丘壑,了此三生梅竹缘。云岩霜落月照水,有美玉树临风前。影窥疏棂香破梦,隐几维摩起幽禅。杖藜徐步绕千匝,一笑与花俱欲仙。呼童秉烛进诗具,折香来荐冰壶泉。少陵此兴隔千岁,顾我素好亦同然。

诗经

拥缆埋蓬不见船,船窗一点莫灯然。幽人永夜歌黄竹,赖有丹砂暖寸田。

诗经

老龙本自天门出,跃入璧池聊换骨。鹏雏夭矫更不凡,平视南溟渺东渤。玉京道上五年前,曾见鳞翮双飞天。只今江国梅花路,又送鹏雏逐龙去。明年秋风层云飞,后年春浪桃花肥。抟鹏高骞龙速化,倘许共勒青冥鞿。

诗经

俭素师寒隽,谦冲识老成。养亲公族化,取友士林倾。贺屦填门近,灵輀赴垅轻。悲欢反覆手,挥泪湿铭旌。

诗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