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张宁的《张侍御汾溪六景(其三)凤山秋晚》
拼音和注音
fèng shān shí lǐ yù cuī wéi , shǔ sè chū shēng jì sè kā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霁色:一种蓝色,与雨后天晴的天空一样的颜色。
曙色:曙色shǔsè破晓时的天色从窗口透进了灰白的曙色。
凤山:今浙江省杭州市凤凰山的省称。借指蔡京。
崔嵬:(书)①(名)有石头的土山。②(形)高大:习习谷风,维山~。
张宁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原诗
凤山十里郁崔嵬,曙色初升霁色开。
万壑晴云连碧落,满林凉露湿苍苔。
霏微灏气催寒蚤,晻霭晨光入户来。
几度东篱閒眺久,悠然相对菊花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