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守仁的《梦与抑之昆季语湛崔皆在焉觉而有感因记以诗三首(其三)》
拼音和注音
héng lú céng yǒu yuē , xiāng xié shàng wú sh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无时:不定时,随时。不知何时。不逢时会。没有一刻;无有一时。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原诗
衡庐曾有约,相携尚无时。
去事多翻覆,来踪岂前知?
斜月满虚牖,树影何参差。
林风正萧瑟,惊鹊无宁枝。
邈彼二三子,惄焉劳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