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僧韵

曾对寒炉细尽灰,岁番回首重徘徊。
山间已有幽人占,门外宁教俗子来。
老杜名留修览寺,东坡诗在妙高台。
新凉拟洲登山屐,莫待黄花逸与催。

作品评述

《次僧韵》是宋代诗人周暕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曾对寒炉细尽灰,
岁番回首重徘徊。
山间已有幽人占,
门外宁教俗子来。
老杜名留修览寺,
东坡诗在妙高台。
新凉拟洲登山屐,
莫待黄花逸与催。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思考和感慨。以下是对诗意和赏析的解析:

诗的第一句描述了曾经在寒炉旁细细燃烧的灰烬,意味着作者曾经以虔诚的心态修行苦行,但岁月流转,他回首往事,感到时光的重返和往事的重演,让他倍感惆怅。

第二句表明山间已有幽人占据,这里的幽人可能指的是禅宗修行者,他们在山中寻找宁静和内心的平和。而门外的俗子指的是尘世中的人们,作者呼唤他们前来,希望他们也能够领悟到心灵的宁静和内在的修养。

接下来的两句提到了两位文人,即杜甫和苏轼。杜甫以他的名字留在修览寺,表明他的诗歌名声广传,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而苏轼的诗作则在妙高台上流传,妙高台是苏轼的别号,这里表示苏轼的诗才和思想在文坛上独具一格。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新的季节到来的期待。新凉的气息让作者想起了洲登山的景色,他计划穿上登山屐,踏上新的征程。然而,他也警示自己不要等待时间的流逝,不要让黄花凋谢,而是要积极行动,追求自己的理想。

整首诗词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内心修养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对文人雅士的景仰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词推荐

荆棘林中宣妙义,蒺藜园里放毫光。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靛流莺过短墙。

闻道端溪好,疑应为土风。彼人非博识,此语未为公。野客虽云美,才华恐未同。濡毫滋墨外,文涣亦徒空。

啼声渐紧草根虫,似絮停云抹暮空。疏落看怜秋后叶,高寒坐怯晚来风。身名试与权轻重,文字徒劳计拙工。容易一年真可叹,犹将有限事无穷。

劳将白叟比黄公,今古由来事不同。我有商山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中。

相从有命每倾舒,不寄辕端即坐隅。肯落苏家悭妇手,深藏云待不时须。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燕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残雪暮还结,朔风晴更寒。重裘犹粟肤,连酌无驿颜。指直不可握,终日缩袖间。十年走万里,何适不艰难。附火财须臾,揽辔复慨叹。恨不以此劳,为国戍玉关。

山水戴逵色,尚余清兴中。千岩落花雨,一径卷松风。酒茗延幽子,图书伴老翁。长生吾不羡,久悟去来同。

豫州怀风范。绰然标雅度。处约志不渝。接广情无忤。颉颃事刀笔。纷纶递朱素。美志同山阿。浮年迫朝露。

花甲喜循环,风霜变老颜。閒身留泮水,归梦满湖山。雪冻蝗应避,春暄雁欲还。桃符随手写,祸福不相关。

欲去未能去,暂留还此留。参差乔木合,映带野塘幽。父老记旧筑,孙曾非昔游。惟余补陀像,香火得勤修。

悠悠虞坂路欹斜,迟日和风簇野花。未省孙阳身没后,几多骐骥困盐车。

乙巳暮春天,端居忽怆然。一名伤圣祖,三榜作遗贤。我自空弹指,君谁可比肩。何由销此恨,独坐落花前。

旅枕春风底,倏然一梦惊。漏移清禁远,天入小窗明。桂玉梁园费,山椒楚客情。萧条过百五,犹有卖花声。

河汉降玄霜,昨来节物殊。愧无神仙姿,岂有阴阳俱。灵鸟望不见,慨然悲高梧。华叶随风扬,珍条杂榛芜。为君寒谷吟,叹息知何如。

海棠香老春江晚,小楼雾縠空濛。翠鬟初出绣帘中,麝烟鸾佩惹蘋风碾玉钗摇鸂鶒战,雪肌云鬓将融。含情遥指碧波东,越王台殿蓼花红。披袍窣地红宫锦,莺语时转轻音。碧罗冠子稳犀簪,凤凰双飐步摇金肌骨细匀红玉软,脸波微送春心。娇羞不肯入鸳衾,兰膏光里两情深。

新雨洗花尘,扑扑小庭香湿。早是垂杨烟老,渐嫩黄成碧。晚帘都卷看青山,山外更山色。一色梨花新月,伴夜窗吹笛。

江莎渐映花边绿,楼日自开池上春。双鹤绕空来又去,不知临水有愁人。

平明置骑传诏函,帝意欲与东皇参。青城回仗国人喜,金鸡衔赦天恩覃。吾君爱民靡不到,黄纸字密如吴蚕。纪元故事极用九,圣政尽美方登三。嗟余久已去魏阙,梦到豹尾犹毵毵。过郊一月方拜赦,始知身落天西南。欢呼已怪衰病愈,蹈舞更觉春风酣。何当与子归共载,二月起柁江如蓝。

东风唤我,西园闲坐,大醉高歌竟日。行藏独倚画栏干,便忘了、征衫泪湿。亭高烟远,天低云近,相对逃名隐客。掀髯无语看青山,断不信、尘埃到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