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意颂

因僧问我西来意,我话居山七八年。
草履只栽三个耳,麻衣曾补两番肩。
东庵每见西庵雪,下涧长流上涧泉。
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床前。

作品评述

西来意颂

僧问我西来意,
我话居山七八年。
草履只栽三个耳,
麻衣曾补两番肩。
东庵每见西庵雪,
下涧长流上涧泉。
半夜白云消散后,
一轮明月到床前。

中文译文:

一位僧人问我西来的目的,
我告诉他我已经在山中居住了七八年。
我的草履已经磨损到只剩下三个耳子,
麻衣也曾经修补了两次肩膀。
每当东庵看到西庵下雪,
下涧中的水长流不息,上涧中的泉水源源不断。
午夜时分,白云消散,只剩明月照在床前。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作为一位禅修者在山中修行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简洁而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在禅修过程中所经历的心境和体验。

首先,诗人回答了僧人提出的“西来”的问题。他告诉对方,在山中居住了七八年,说明他已经在这里修行了很长时间。

接着,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鞋子和衣服的状况,展现了他朴素简单的生活方式。他的鞋子只剩下三个耳子,说明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已经磨损殆尽;衣服也曾经多次被修补过,显示了他节俭的生活习惯。

此外,诗中还描绘了山中的景色。东庵看到西庵下雪,下涧中的水源源不断,上涧中的泉水不止流动。这些描写凸显了山中的宁静和恬静,诗人似乎通过这些自然景观得以安抚内心,增添修行的乐趣。

最后,诗人以一幅月光照在床前的场景作为结尾。在午夜时分,白云已散,只有明月挂在床前,给人带来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这种月光的到来象征着心境的明亮,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净化和启迪。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修行的生活,展示了禅修者朴素、宁静的境界。通过对物品的描写,诗人展示了自己节俭简单的生活方式。同时,对山中的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山静心沉、宜修行的意境。最后,以明月的到来作为结尾,给人以心灵的安慰和启迪。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将禅修者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具体的细节和抽象的意境相结合,使整首诗有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读来让人心生平静和思考。

诗词推荐

得雨天忽秋,起我凄其悲。凄其亦何悲,岁晏霜雪期。壮志久已谢,白发来及时。絺绤与裘褐,弃置复营为。

二十馀年作逐臣,归来还见曲江春。游人莫笑白头醉,老醉花间有几人。

七八年来住水心,鼓邻萧寺共僧吟。古池暗有泉相接,春地从教笋自侵。兴到浓时因坐久,交於淡处见情真。极怜对立河梁暮,海月初生日正沉。

煌煌仪物,绎绎鼓钟。奉兹宝册,至于阶东。上公相德,列辟尽恭。拜手慈宸,福如华高。

山涧山湍流,媪神閟崛奇。不作江湖迥,縠水清而漪。异哉灵山灵,幻此天然机。杼轴驰红女,朝朝忙茧丝。不见玉指劳,便制鲛室衣。民家得此练,应宽缕征期。两岸藓磴滑,谁敢拭眼窥。却宜就暑饮,六月霜雪飞。

生死已无憾,杭人休泪倾。惟留不尽德,常动故乡情。霜净水方落,风高山转清。闲思与令子,幕府再同盟。

梦兰前事悔成占,却羡归飞拂画簷。锦瑟惊弦愁别鹤,星机促杼怨新缣。舞腰罢试收纨袖,博齿慵开委玉奁。几夕离魂自无寐,楚天云断见凉蟾。

狐向窟嗥不祥。

前有虞褚,后有薛魏。

前朝流派日星明,圣代殊科更策名。遗骨未寒丘垄废,可能宗党不关情。

芙蓉幕里住三年,鹦鹉才高动四筵。风月漫劳吟杜曲,文章自好纪燕然。朋簪会合愁分手,官簿纵横待息肩。直道先难终易偶,近闻知已荐书全。

百年鼎鼎杂悲欢,老去初依六祖坛。玄晏不堪长抱病,子真那复更为官。山林未必容身得,颜面何宜与世看。白帝高寻最奇事,共君盟了不应寒。

闻道君行欲转江,江行此路不胜长。虽然不患无归遗,收拾江山一锦囊。

箕子奴而比干死,屈原以葬湘江水。痛哭书生不见归,朱董何人呼得起。深衣大老为腐儒,纨荅小儿称丈夫。学士时为八风舞,将军日醉千金壶。人间赤子苦钳牜,抱麟反袂空流涕。呜呼噫嘻!不有祝佞,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世矣。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先圣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洞深岂不有神物,朝朝但见云飞还。云收雨歇草树湿,涧下流水空潺潺。

去年五月扣松关,方与先生一解颜。今我杖藜寻旧隐,闻君琴剑蜕空山。交朋满眼今无几,羁旅伤心为一潸。自叹洞前东去水,不若逝者若为还。

蒙泉秋色登临处,愁送将归。一梦经时。肠断佳人、犹唱渭城词。春来重醉分携地,人在天涯。别后应知。两鬓萧萧、多半已成丝。

扁舟夜入江潭泊,露白风高气萧索。富春渚上潮未还,天姥岑边月初落。烟水茫茫多苦辛,更闻江上越人吟。洛阳城阙何时见,西北浮云朝暝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