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姑二首

翠鬓双妥未梳头,纺纬车边坐欲羞。
几度采桑归较晚,阿孃疑看落花愁。

作品评述

《村姑二首》是宋代作家宋伯仁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村姑为主题,通过描绘她的容貌和生活情境,表达了对村姑的赞美和同情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翠鬓双妥未梳头,
纺纬车边坐欲羞。
几度采桑归较晚,
阿孃疑看落花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村姑的形象和内心感受。诗人用"翠鬓双妥未梳头"来形容村姑的发髻,翠绿的发髻垂在两侧,还未梳理整齐。"纺纬车边坐欲羞"表达了村姑坐在纺纱车旁的情境,她羞怯的神态显露无疑。她或许是因为年轻、娇羞,或者是因为外出采摘桑叶归来较晚,所以感到羞怯。

接着,诗人又写道:"几度采桑归较晚,阿孃疑看落花愁"。这句诗表达了村姑的辛勤劳作和疲惫。村姑常常要去采摘桑叶用于纺织,而且归来时已是夜晚,这暗示她的劳作辛苦和较晚的归家时间。"阿孃"是对村姑的称呼,她疑心家人是否会为她担心,是否会因为她归来较晚而感到担忧。"看落花愁"则意味着她对于自己的辛苦劳作和晚归的辛酸心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村姑的容貌、生活情境以及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村姑劳作的赞美和同情之情。虽然村姑的生活艰辛,但她们努力工作,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贡献,这种努力与付出值得我们的尊重和赞美。这首诗也展现了宋代社会中普通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情感体验,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作者介绍

嘉熙戊戌家马塍稿。

诗词推荐

石室阴幽却朗然,仰窥长罅见清玄。不知谁把如椽笔,画出光明一字天。

陶令思归久未成,远公不出但闻名。山中只有苍髯叟,数里萧萧管送迎。千株玉槊搀云立,一穗珠旒落镜寒。何处霜眉碧眼客,结为三友冷相看。东麓云根露角牙,细泉幽咽走金沙。不堪土肉埋山骨,未放苍龙浴渥洼。食罢茶瓯未要深,清风一榻抵千金。腹摇鼻息庭花落,还尽平生未足心。

十日山阴雪塞门,晓来飞霰尚纷纷。扁舟忽忆寻安道,载酒还成访子云。便喜晴湖光璀璨,何妨归路日黄曛。侯家燠馆多良宴,此段风流恐未闻。

灵之至兮,逸驾胜骧。嘘云吸气,承祀日光。展诗鸣律,肃庄琳琅。何以膺神,贶惠无疆。

秉节当官号直清,非招不往为虞旌。书闻玉座光儒效,任久琳宫长道情。老纵笔锋尤壮健,醉评花艳益精明。吾人岂是蓬蒿士,默默拘挛过一生。

斗杓运四序,寒暑忽已换。人生知几何,去日难把玩。凭高望烟海,青山忽中断。秋风肺病苏,为子巾一岸。

长安道,人无衣,马无草,何不归来山中老。

稍稍昏烟集,冬冬一再更。短檠昏细字,高枕忘平生。来雁妨身健,新杨唤眼明。己须甘酒力,不用占时名。

古来重九皆如此,无复龙山剧孟嘉。

先生沈病意何如,蓬艾门前客转疏。不见领徒过绛帐,唯闻与婢削丹书。

行行方避梦,又到谢亭来。举世皆如此,伊余何处回。竹鲜多透石,泉洁亦无苔。坐与僧同语,谁能顾酒杯。

主人能政讼庭闲,帆影云峰户牖间。每到夕阳岚翠近,只言篱障倚前山。

从猎曾陪汉建章,肄歌遣寿鲁灵光。山林放去全渠性,町疃归来获此祥。却笑缋皮资少府,底须折角何朝堂。残年不作蕉中梦,得丧冥心付一觞。

好山多变态,排列在檐楹。平熨澄江练,横铺列嶂屏。石烟寒绕寺,山雨暗离汀。有意携溪枕,眠看直到醒。

喜雪仍喜雨,相须旬日期。天民终自恤,岁事可前知。起我泛舟役,思渠荷笠诗。嗔人问米价,王掾果真痴。

逐处花皆好,随年貌自衰。红樱满眼日,白发半头时。倚树无言久,攀条欲放迟。临风两堪叹,如雪复如丝。

细雨斜风驱晓瘴,绰开坦坦长途。膏车秣马问程初。梅梢迎候骑,雁影度平芜。行己不论官小大,穷探不间精粗。只从厚处作规模。简编迂事业,屋漏拙功夫。

芳妍独殿绿阴阑,几簇流琼拥髻鬟。攒粉倚风摇舞地,妒晴抛日透飞关。蝶魂春聚苍枝顶,雪片寒团翠幄间。花压露梢如许重,有瓶难插懒能攀。

稚子山妻伴老翁,重阳寻遍菊花丛。明年把酒知何处,却忆高亭是梦中。

路余百里两山间,水驿山程总不安。谁把千金平滑蹬,免教一叶委惊滩。行人感叹何时已,贤守功名百世看。次第吾闽都似掌,却嗤蜀道号泥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