蝮
fùㄈㄨˋ- 拼音fù
- 注音ㄈㄨˋ
- 部首虫
- 总笔画15画
- 部外笔画9画
- 结构左右结构
- 笔顺编码251214312511354
- 笔顺顺序竖/横折/横/竖/横/点/撇/横/竖/横折/横/横/撇/横撇/横钩/捺
- 统一码基本区 U+876E
- 五笔jtjt
- 仓颉lioae
- 郑码imkr
- 四角58147
“蝮”字的意思
〔蝮蛇〕也叫草上飞、土公蛇。爬行动物。头三角形,背灰褐色,两侧各有一行黑褐色圆斑。有毒牙。生活在山野或平原,捕食老鼠和其他小动物。
“蝮”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蝮
fù ㄈㄨˋ
◎ 〔~蛇〕体色灰褐,有斑纹,头部略呈三角形,有毒牙。
英语 venomous snake, viper
法语 Crotalinae
“蝮”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蝮 fù
〈名〉
(1) 动物名。蝮蛇 [Pallas pitviper]
蝮,虫也。从虫,复声。——《说文》
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说文》
羽山多蝮虫。——《山海经·南山经》
蝮蛇蓁蓁。——《楚辞·招魂》
(2) 又如:蝮虫(传说中的毒蛇名);蝮毒(蝮蛇之毒。蝮蛇般的毒心,极言其恶毒);蝮蝎(蝮蛇与蝎子。泛指毒蛇、毒虫);蝮虿(蝮蛇和蝎子)
“蝮”字的辞典解释
蝮ㄈㄨˋfù名
动物名。一种毒蛇。脊椎动物门爬虫类有鳞目。具管状毒牙,长尺余。头大,呈三角形,全身灰褐色,有斑纹。也称为「蝮蛇」、「土虺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