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客堂

山水吴兴窟,风流一代雄。
满城溪月里,六客笑谈中。
玉骨埋黄陌,云书挂碧空。

作品评述

《六客堂》是一首出自宋代诗人袁说友之手的诗词。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六客堂,
山水吴兴窟,风流一代雄。
满城溪月里,六客笑谈中。
玉骨埋黄陌,云书挂碧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为六客堂的场景,通过山水吴兴窟的描写,表现了这里风景秀丽,美丽如画。在这个堂上,聚集着六位风流一代的英雄人物。他们在满城溪月的映衬下,欢笑谈笑,闲谈风花雪月之事。然而,他们身躯如玉般埋葬在黄土之下,而他们的传奇故事却挂在碧空之中,化为云书。

赏析:
这首诗词以山水吴兴窟作为背景,通过描绘六客堂中的景象,展现了一幅充满风流壮丽的画面。诗人通过山水的描绘,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宁静的感觉。六位客人的到来使得六客堂充满了欢声笑语,他们畅谈风花雪月之事,展现了他们豪迈的个性和风流的生活态度。然而,诗词的最后几句却带给人们一种深深的思索。玉骨埋黄陌暗示了英雄的壮志化为尘土,云书挂碧空则象征着他们的传奇故事永存于世。这种对光阴流逝和英雄传奇的思考,使得整首诗词在风景描写之外,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整体而言,袁说友的《六客堂》通过山水、人物和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风流壮丽的画卷。诗中既有对美景的描绘,又有对英雄的颂扬和对光阴流转的思考,使得这首诗词具有深远的意义和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飚轮咏止,景烛灵坛。金奏毕如,白露溥溥。

雪缟长空紵带翻,数知冬意未阑残。岁功告瑞须三白,客子凭高耐一寒。拍塞闲郊瑶圃阔,晶荧危堞玉龙蟠。归来冻坐追清赏,重把君诗剪烛看。

修茎无附叶,繁萼攒庭首。每欲问诗人,定得忘忧否。

宋时豪士石曼卿,帝命作主芙蓉城。我才比石万无一,半世虚负狂直名。年来似有丧心疾,荐共引鲧辜苍生。天诛未加公论沸,日夕惟待鼎镬烹。何哉异梦出非想,忽遇仙老谈真情。谓予夙是文昌相,漏泄轻举遭弹抨。帝令谪堕饱忧患,且使两足蹒跚行。追思善步不可得,忽升妙术矧敢轻。

背上嵯峨两肉山,明驼有债自须还。玉霄峰头雪色鹿,清晓一声烟雨间。

黄鹤楼前,吹笛之时,先生朗吟。想剑光飞过,朝游南岳,墨篮放下,夜醉东邻。铛煮山川,粟藏世界,有明月清风知此音。呵呵笑,笑酿成白酒,散尽黄金。知音。自有相寻。休踏破葫芦折断琴。唱白苹红蓼,庐山日暮,西风黄叶,渭水秋深。三入岳阳,再游湓浦,自一去优游直至今。桃

礼既行兮,厥位孔安。母备正兮,容止可观。奉东朝兮,常得其欢。求淑女兮,岂乐多般

可怜官职好文词,五十专城未是迟。晓日镜前无白发,春风门外有红旗。郡中何处堪携酒,席上谁人解和诗。唯共交亲开口笑,知君不及洛阳时。

为子当尽孝,事君当尽忠。凡人不知此,斯与犬豕同。臣子固贞亮,君父或颛蒙。乃知守忠孝,亦系於遭逢。比干忠以戮,申生孝而终。忠戮得称仁,孝终宜曰恭。古今每如此,片言安可穷。炳然垂竹帛,于以开盲聋。所遭虽若彼,力行诚在躬。於焉二本立,足为百行宗。忠孝苟纯至,闻望

驰马渡河干,流深马渡难。前逢锦车使,都护在楼兰。轻骑犹衔勒,疑兵尚解鞍。温池下绝涧,栈道接危峦。拓地勋未赏,亡城律讵宽。有月关犹暗,经春陇尚寒。云昏无复影,冰合不闻湍。怀君不可遇,聊持报一餐。

人生重五马,亦须在中州。若弟虚慕名,不惮南荒陬。何如贰近郡,责轻俸仍优。亲老可近侍,取廉不嫌求。忽信他人语,只足企前修。我衰又多病,卧家将四秋。小池有芰荷,迟子来共游。作诗送行李,勇返勿悠悠。

去国思旧游,寻山发幽眺。遥凌天门石,洸对临海峤。神关列雄镇,粉堞抱遗庙。天水远自空,云霞近争耀。客行始多感,世事纷难料。同俗岂素怀,趋时固殊调。既为达士耻,复彼逐臣诮。尘泪应言垂,江容带愁照。秋阴散微翳,炎景扇余燎。行矣庶无欺,忠信将可劭。

云昏迷候馆,树缺辨江湖。

古戌相从已许年,中间转徒废书传。似闻南栅溪边柳,准拟君来击酒船。

世人只数曹将军,谁知虎头非痴人。腰间大羽何足道,颊上三毛自有神。平生狎侮诸公子,戏著幼舆岩石里。故教世世作黄冠,布袜青鞋弄云水。千年鼻祖守关门,一念还为李耳孙。香火旧缘何日尽,丹青余习至今存。五十之年初过二,衰颜记我今如此。他时要指集贤人,知是香山老居士。

日日南风费挽牵,江神知我意悠然。小舟随水随风住,不羡千帆上水舡。

小艇浮浮定复开,筜祇厓騑共徘徊。乱余野渡行人少,雨暗江村钓者回。烟浦风多如落叶,沙汀水浅似胶杯。庄生同是身无系,浪迹漂摇两度来。

春事有底忙,清和风已扇。小雨出花竹,微寒生几砚。直道每多违,修门难自厌。栖迟无与言,袖手看归燕。

整整复斜斜,隋旗簇晚沙。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谁怜容足地,却羡井中蛙。王颁兵势急,鼓下坐蛮奴。潋滟倪塘水,叉牙出骨须。干芦一炬火,回首是平芜。

被病独行逢乳虎,狂风骇浪失棹橹。举人看榜闻晓鼓,孱夫孽子遇妒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