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长安孙舍人寄惠蜀牋并茶二首

谁将新茗寄柴扉,京兆孙家小紫微。
鼎是舒州烹始称,瓯除越国贮皆非。
卢仝诗里功堪比,陆羽经中法可依。
不敢频尝无别意,却嫌睡少梦君稀。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魏野创作的《谢长安孙舍人寄惠蜀牋并茶二首》。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谁将新茗寄柴扉,
京兆孙家小紫微。
鼎是舒州烹始称,
瓯除越国贮皆非。

卢仝诗里功堪比,
陆羽经中法可依。
不敢频尝无别意,
却嫌睡少梦君稀。

译文:
谁将新茶寄送到我住处的柴门前,
京兆的孙家小紫薇。
从舒州的鼎开始被称赞,
瓯州的茶除了越国没有其他地方能储存。

卢仝的诗里功绩可与之媲美,
陆羽的茶经中的法则可依循。
我不敢频繁品尝,无意追求其他,
只是希望你能偶尔少睡一会,多做梦见到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魏野向长安的孙舍人致意的作品。诗人以茶作为载体,表达对孙舍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诗意和赏析的解读:

首先,诗中提到的柴扉是指住所的门,寄送新茶到柴门前,可见诗人对孙舍人的敬重和思念之情。

其次,京兆是指长安,孙家小紫薇指孙舍人的官职,以及可能与紫薇星相关的身份或名誉。

然后,舒州和瓯州分别指两个地方的茶叶。舒州的鼎是指舒州产茶的鼎盛时期,被誉为茶叶起源地。瓯州的茶被称为越国茶,表示除了越国之外,其他地方无法储存这种茶叶,突显其独特性和珍贵性。

卢仝和陆羽是两位古代有关茶的重要人物。卢仝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表达了对茶的赞美和热爱。陆羽是茶经的作者,他提出了茶的分类和煮茶的方法,被尊为茶道的奠基人。诗中将他们的功绩和法则与孙舍人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孙舍人的赞赏和敬仰。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茶的品味和追求的态度。他不敢频繁品尝茶,不追求别的目的,只是希望孙舍人能偶尔少睡一会,多做梦见到自己。这里的睡少梦君稀也可理解为诗人对孙舍人的期待和思念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茶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孙舍人的思念和对茶的热爱。诗人以茶人和茶事来抒发情感,展示了对茶文化和茶人的推崇,并通过对卢仝和陆羽的赞美,进一步彰显了孙舍人的卓越地位和诗人对其的敬仰。整首《谢长安孙舍人寄惠蜀牋并茶二首》是宋代诗人魏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谁将新茶寄送柴门前,
京兆孙家小紫微。
鼎是舒州烹始称,
瓯除越国贮皆非。

卢仝诗里功堪比,
陆羽经中法可依。
不敢频尝无别意,
却嫌睡少梦君稀。

译文:
谁将新茶送到柴门前,
京兆的孙家小紫微。
烹茶用的鼎最初称赞舒州,
茶叶贮存除了越国外都不如瓯州。

卢仝的诗作功绩可以媲美,
陆羽的茶经法则可依循。
我不敢频繁品尝茶,无别意,
却希望你少睡一点,做梦见到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魏野致谢长安的孙舍人并寄送蜀地来的茶叶的作品。诗人通过描述茶叶和茶人,表达了对孙舍人的思念和对茶文化的赞美。以下是对诗意和赏析的解读:

首先,诗中提到的柴门是指住所的门,魏野感谢孙舍人将新茶送到他的家门口,显示出对孙舍人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其次,京兆指的是长安,孙家小紫微可能指孙舍人的官职或地位,也有可能与紫微星相关。

接着,魏野提到了舒州和瓯州两个地方的茶叶。舒州的鼎指的是舒州出产茶叶的盛行时期,舒州被誉为茶叶的起源地。瓯州的茶则被称为越国茶,表示除了越国之外,其他地方都无法储存这种茶叶,突显了其独特和珍贵的价值。

卢仝和陆羽是两位古代与茶相关的重要人物。卢仝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诗作表达了对茶的赞美和热爱。陆羽是《茶经》的作者,他提出了茶的分类和煮茶的方法,被尊为茶道的奠基人。魏野将他们的功绩和法则与孙舍人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孙舍人的赞赏和敬仰。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茶的品味和追求的态度。他不敢频繁品尝茶叶,没有其他目的,只是希望孙舍人能少睡一些,多做梦见到自己。这里的睡少梦君稀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孙舍人的期待和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茶叶和茶人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孙舍人的思念和对茶文化的热爱。诗人通过描绘茶叶和茶人的形象,展示了对茶文化和茶人的推崇,并通过对卢仝和陆羽的

作者介绍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徵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着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爲《鉅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鉅鹿东观集》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江上层楼翠霭间,满帘春水满窗山。青枫绿草将愁去,远入吴云暝不还。

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彩巾缠踍幅半斜,溪头簇队映葛花。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闲驱竹马缓归家,官军自杀容州槎。

群玉西昆富典章,二星东壁粲辉光。秋花迎杖千丛丽,法曲传觞九奏长。虎将纵观修旧事,豸冠陪侍仰明王。政修即是攘夷策,玁狁残袄岂足囊。

休问因缘,各做修行。古人言、两句堪听。人人有分,个个圆明。但事情疏,心情净,达长生。元气盈盈,大法成成。*初观、日月停停。光辉莹莹,龙虎平平。觉本真真,常寂寂,永宁宁。

风波要自吾心定,泾渭从渠何日分。公已著身荣辱外,世间余子自纷纷。

昭代才难叹,宗盟世有人。千钧定晚试,一角信逢真。政拟寻梅共,还经折柳新。青云看稳上,回首楚江春。

雪尽冰消敛积威,参差碧瓦带斜晖。土膏渐释人东作,天气初和雁北归。小阁金船尝腊酒,华堂银烛制春衣。关心虽有寻梅梦,冷蕊幽香事已非。

桥上水光浮雪。桥下柳阴遮月。梦里去寻香,露冷五更时节。胡蝶。胡蝶。飞过闲红千叶。

二年同在华清下,入县门中最近邻。替饮觥筹知户小,助成书屋见家贫。夜棋临散停分客,朝浴先回各送人。僮仆使来传语熟,至今行酒校殷勤。

三闾一去湘山老,烟水悠悠痛古今。青史已书殷鉴在,词人劳咏楚江深。竹移低影潜贞节,月入中流洗恨心。再引离骚见微旨,肯教渔父会升沈。

浙江衲子静无尘,个个庄严服余新。何似乾明能效古,渠知北斗里藏身。

圆月出高城,苍苍照水营。江中正吹笛,楼上又无更。洛下仍传箭,关西欲进兵。谁知五湖外,诸将但争名。

铜台宫观委灰尘,魏主园林漳水滨。即今西望犹堪思,况复当时歌舞人。

昔日题舆媿屈贤,今来还见拥朱轓。笑谈二纪思如昨,名望三朝老更尊。野径冷香黄菊秀,平湖斜照白鸥翻。此中自有忘言趣,病客犹堪奉一樽。

笺云:阴阳初感处,天地未分时。言语既难到,丹青何处施。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

兹岭别二年,今朝又重过。过了环复来,袁哉蚁旋磨。

日未落时香未归,晚风方觉雪霏霏。月明纵可形模似,不比风流殆庶几。

徙倚山堂晚,悲秋万古情。雨蔬犹擢秀,风沼自扬清。野迥归牛小,沙寒白鸟明。凄凄枫柳树,汝意亦难平。

迅商呼不来,午汗如翻浆。道人空万缘,解后赞公房。虚室千世界,圆满一钵囊。碧云护兜率,白日照普光。萧萧芦苇中,着此清净坊。鉴师从西来,一喝登慈航。唾手举慧刃,斫断烦恼韁。邀我供煮饼,心地陡清凉。官焙破苍璧,桃笙涨寒江。从师问究竟,室西照残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