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溪口

短短桃华宿雨余,风轻春水轂纹铺。
柁师苦要贪行色,不肯系船寻酒酤。

作品评述

《洪溪口》是宋代诗人杨冠卿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短短桃花滴雨未干,
春风轻轻吹拂河面。
船夫爱好美丽风景,
不肯停船去找美酒。

诗意和赏析:
《洪溪口》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早晨景色。诗中的洪溪口是指洪水汇入大江的地方,这里的水面宽阔,桃花开放,春雨刚停,风轻轻地吹拂着河面。桃花滴着雨水,显得娇艳欲滴,整个景色显得清新而宁静。然而,诗中提到的船夫却不愿意停下船来,去寻找美酒。这表现了船夫对美景的执着追求,他不肯错过任何一刻的美好风景,即使是在工作之余也要一直保持航行,不愿停留。

诗中运用了简练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船夫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船夫的执着。整首诗字字珠玑,形象生动,展示了杨冠卿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自然的细腻感受。

这首诗词以其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之态度。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诗人成功地刻画了春天早晨的景色和船夫的心境,使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和诗人的情感。

作者介绍

杨冠卿(一一三八~?),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尝举进士,官位不显,以诗文游各地幕府。与范成大、陆游等多有唱和。撰有《客亭类稿》、《草堂集》等。清四库馆臣据旧刊《客亭类稿》巾箱小字本,并补缀《永乐大典》所收诗文,釐爲《客亭类稿》十四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杨冠卿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客亭类稿》爲底本。校以宋刊巾箱本(简称巾箱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津阁本(简称文津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我命同君命,君诗似我诗。俱无中道计,各失半生期。素业沧江远,清时白发垂。蹉跎一如此,何处卜栖迟。

仪清态淡雕琼瑰,卷帘潇洒无尘埃。岳茶如乳庭花开,信心弟子时时来。灌顶坛严伸pg塞,三十年功苦拘束。梵僧梦里授微言,雪岭白牛力深得。水精一索香一炉,红莲花舌生醍醐。初听喉音宝楼阁,如闻魔王宫殿拉金瓦落。次听妙音大随求,更觉人间万事深悠悠。四音俱作清且柔,爱河浊

门头户尾事千差,了尽犹来未到家。明月堂前无影木,严凝雪夜正开花。

杨花尽做难拘管。也解趁、飞红伴。骢马无情人渐远。沙平浅渡,雨湿孤村,何处长亭晚。欲凭桃叶传春怨。算不似、斜风倩双燕。纵得书来春又换。只将心事,分付眉尖,寂寞梨花院。

湖接青林一带回,光浮玉镜半奁开。塔峰对起飞云泊,时有断烟残雨来。

去年过却京尘里,今日无烦叹白头。且喜归来收客梦,何妨无酒破春愁。细教科树鸟声乐,远使疏泉山影浮。晚得花开逢岁闰,可容结侣到丹丘。

深秋更漏长,滴尽银台烛。独步出幽闺,月晃波澄绿菱荷风乍触,一对鸳鸯宿。虚棹玉钗惊,惊起还相续。

簟凄灯暗眠还起,清商几处催发?碎竹虚廊,枯莲浅渚,不辨声来何叶?桐飙又接。尽吹入潘郎,一簪愁发。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阴虫还更切切。玉窗挑锦倦,惊响檐铁。漏断高城,钟疏野寺,遥送凉潮呜咽。微吟渐怯。讶篱豆花开,雨筛时节。独自开门,满庭都是月。

山翁醉也。欲返黄茅舍。醉里忽闻留我者。说道群花未谢。脱巾就挂松龛。觉来酒兴方酣。欲借白云为笔,淋漓洒遍晴岚。

地出城隅辟故台,斩茅删竹受良材。春塘梦草成诗后,画栋飞云式燕开。一境山形天际望,四时风物坐中来。府公经构民偕乐,鱼鸟犹知喜躍回。

繁花乱委茵铺锦,弱柳交垂绿作笼。竹影入波添旧翠,桥阴横岸见新红。临觞善谑如平日,落笔佳章有古风。早乏斯文华国体,更将何术代天工。

诗本无形在窈冥,网罗天地运吟情。有时忽得惊人句,费尽心机做不成。

数滴瓶泉花小红,丝丝禅供翠盘中。秋光坐对蒲塘晚,一种香清到色空。

天上双星有常处,夫为牛郎妇为女。东西相望自年年,只隔天津一泓许。耕田匪易织亦劳,不得从容相慰语。伤心一掬泪如珠,洒向人间作秋雨。

洗天风雨过,炎暑漠然收。偶尔掩门去,因之入寺游。农畦瓜蔓长,僧圃贝花稠。自笑生涯拙,空余一髻秋。

织女支机石,云根几许深。月明偏得照,烟暝杳难寻。戏彩留奇迹,重题愧夙心。长年过半百,摹刻愧知音。

俗士不足语,之子谁与娱。闭门但痴坐,尔辈宁可无。

自君之出矣,燕去复燕归。思君如荔带,日日抱君衣。自君之出矣,草青复草黄。思君如鱼钥,日日守君房。

朝坛雾卷,曙岭烟沉。爰设筐币,式表诚心。筵辉丽璧,乐畅和音。仰惟灵鉴,俯察翘襟。

眼明初见淮南树,十客相逢九吴语。旅程已付夜帆风,客睡不妨背船雨。黄柑紫蟹见江海,红稻白鱼饱儿女。殷勤买酒谢船师,千里劳君勤转橹。系舟淮北雨折轴,系舟淮南风断桥。客行有期日月疾,岁事欲晚霜雪骄。山根浪头作雷吼,缩手敢试舟师篙。不用燃犀照幽怪,要须拔剑斩长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