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岁初见白发诗

亲朋相见忽相惊,绿发朝来白两茎。
若比商州王副使,预先才得一年生。

作品评述

《三十七岁初见白发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其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白发初见惊亲友,朝阳照来两茎绿。
若论商州王副使,预先才得一年秋。

译文:
在三十七岁初次发现白发时,亲朋好友都感到惊讶,早晨的阳光照耀下,两缕头发显现出青绿色。
如果和商州的王副使相比,我预先只能拥有一年的秋天。

诗意:
《三十七岁初见白发诗》表达了诗人项安世在中年时期发现自己头发出现白发的感受。诗中的亲朋好友对他的白发感到吃惊,而他则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自己与商州王副使的时光有限的对比。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感受以及岁月无情的事实。诗中的白发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衰老的不可逆转,而商州王副使则象征着富有和权势的人物,与诗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只能拥有短暂的一年秋天,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逝去青春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衰老感到的忧虑和无奈。它展示了人们对于时间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并通过对比显现出诗人对于富贵与权势的淡泊态度。整首诗表达了对于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深刻认识,让人不禁对自己的生命产生思考。

作者介绍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诗词推荐

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形模濩落淡如水,未可蒲萄苜蓿夸。

夜楼一穗玉炉烟,飞入三天最上天。朝罢满空风露晚,世人应是更贪眠。

晓羹沉玉杵,寒鮓叠金绵。

瞿塘深窈窕,翠气晓空濛。乱石增惊浪,长滩激迅风。舟行天堑内,身在夹城中。绝壁皆浸汉,于兹识禹功。

忽忆东朐为客日,壮心初见水云乡。岛夷居处邻荒服,潮水来时杂海商。卧看苍溟围大块,坐观红日出扶桑。虚生虚死人何限,男子之称不易当。

白壁虽然好丹青,无简迷愚难悟醒。纵有百般僧氏巧,也有文徒书号名。空留佳妙不题宣,却入五趣陷尘境。唯报往来游观者,起听前词□□□。

伏波莫作贾胡留,雨意垂垂未肯休。不惮征衫有微湿,只愁平地又横流。行人自厌冲泥苦,野老方当得意秋。倦仆如何致千里,登天徒笑传鸣鸠。

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

东南妩媚,雌了男儿。

自君之出矣,荏苒度寒燠。譬彼双鲤鱼,书辞长在腹。

未忺盥栉且看云,空翠濛濛霁色分。日线穿窗蜂透出,隔窗花影动欣欣。

一片无尘地,高连梦泽南。僧居跨鸟道,佛影照鱼潭。朽枿云斜映,平芜日半涵。行行不得住,回首望烟岚。

驰光无时憩,加我五十年。知非慕伯玉,读易宗文宣。经世匪吾事,庶几唯道全。谁言帝乡远,自古多真仙。馀滓永可涤,秉心方杳然。孰能无相与,灭迹俱忘筌。安用感时变,当期升九天。

春花粲兮,两山之间。谁与我适,觞咏以还。

八风雷动绕炎洲,巨海波浪四畔流。鼠向此中毛骨异,布成将旧火燃休。鼠向此中毛骨异,紫玉黄芝瑞气浮。圣境山林人莫讶,延年皆是众仙游。

一径雨苔深,新居雅称心。天花飘昼讲,池草伴春吟。施食山禽下,题门野客寻。此中堪宴坐,何必在双林。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八十蹁跹老阿兄,一窗风雨伴双清。武昌近日音书少,时听湖边过雁声。

元枢出督宣威地,名姓江淮草木知。今见闻孙骑款段,去为博士拥佧比。诗书泽远真难继,功业时来亦可为。往事百年无年部,庆岂亭下稻连陂。

一簇莲灯亦可观,隔墙箫鼓二更残。平生未识繁华事,旋借宣和国史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