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及甫觉寒

霜勒衾如水,寒於客有期。
不成神女梦,空赋外孙词。
瓮暖宜桑落,冠凉怯竹皮。
悬知鄱水上,冷落扊扅诗。

作品评述

《次及甫觉寒》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霜勒衾如水,
寒於客有期。
不成神女梦,
空赋外孙词。
瓮暖宜桑落,
冠凉怯竹皮。
悬知鄱水上,
冷落扊扅诗。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寒冷的冬夜里的感受和思考。作者感觉到寒冷的被子像水一样冰冷,寒冷胜过了客人的期待。作者提到了自己曾有一个关于神女的梦境,但这梦并没有实现,只能空洞地写下关于外孙的诗词。作者认为温暖的酒坛适合在桑树下品味,而凉冷的帽子则让人害怕。他知道自己的诗歌将会冷落在鄱阳湖的水上。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寒冷为主题,通过描绘冷暖的对比和作者的内心感受,展示了作者对寒冷的深刻体验和思考。诗中运用了一些比喻和借景抒怀的手法,使诗情更加鲜明。例如,将衾被的寒冷形容为水,增强了读者对冷的感受;将温暖的酒坛与桑树相联系,凉冷的帽子与竹皮相对比,使得诗意更加生动。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文学创作的冷落感,表达了一种孤寂凄凉的情绪。

洪咨夔是宋代文学家,他的作品多以咏史抒怀为主,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寒冷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示了他细腻的情感和对文学创作的深思。通过对冷暖的描绘和对自我境遇的反思,诗词传递了一种深沉的孤独和冷落的情感,在读者心中勾起共鸣。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仰面不见天,低头不见地。吃饭了噇眠,圣谛第一义。

湖州溪水穿城郭,傍水人家起楼阁。春风垂柳绿轩窗,细雨飞花湿帘幕。四月五月南风来,当门处处芰荷开。吴姬画舫小于斛,荡桨出城沿月回。菰蒲浪深迷白筼,有时隔花闻笑语。鲤鱼风起燕飞斜,菱歌声入鸳鸯渚。

人间好物尤宜惜,天下奇才非易得。他日相逢他处时,始知此会重难觅。

柳阴阴。水深深。风约双凫不自禁。碧波心。孤村桥断人迷路。舟横渡。旋买村醪浅浅斟。更微吟。

野蜑荒獠南北群,西接庸蜀东荆门。高城独控江山险,胜算争先日月昏。散火烧畲连近岸,归云带雨过孤村。二仪开辟虽重阻,须引流波及后昆。

半生名宦是涂颜,菽水当年尚可欢。钟鼎未能光祖妣,牛羊虽美愧杯盘。五千强诵谁云补,四十无闻得自安。不觉寻春上台榭,东风吹泪落阑干。

江城已月芳菲尽,残紫深绯到谷中。最是庐山佳丽处,我来萧飒已秋风。

周家八百年天下,文武焉知有赧王。老寿彭公亦余骨,始知生死是兴亡。

结构依流水,新题五柳亭。登临有遗味,攀折不胜情。隔岸闾阎鼓,遶轩舟舫横。

翘才阁下旧宾游,偶得鱼符拥使辀。本自炉鎚依大冶,敢言鎗脚是邻州。频年废忘抛黄卷,此地优闲养白头。漫引双旌非敏政,馀波须仰富民侯。

二百年馀主夏盟,尊攘事业古无伦。若非剖一为三后,未必舆图尽入秦。

天上张公子,殷勤忽枉书。几年怜尜倒,今日遂吹嘘。贡喜惭何暮,冯招恐不虚。吾生真有命,造物合何如。

曾佐下风山县里,长官贵重若神明。行香野寺徐方至,白事琴堂久始迎。远递无书悲契阔,老襟有泪怆生平。郎君如玉闻先夭,谁护丹旌问去程。

代邸躬仁俭,汤孙世圣贤。谁云无二日,今恰见三天。甲观初寒夕,神光似昼然。前星那解老,何但八千年。

细擣枨虀卖膾鱼,西风吹上四腮鲈。雪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

行年逾八十,安坐布金园。指柏仍馀树,栽桐遂见孙。岩泉晨自濯,经叶夜能翻。顾我生多病,劳师默遣言。

旨具百味,酌德三畴。贰觞既结,礼洽意周。庶几嘉乡,格神之幽。盯我樯事,锡以有秋。

老秦举□媚□金,枉死如公恨最深。地下红旗应北指,西湖埋骨不埋心。

宝历延洪,昌辰开泰,崧岳储灵特异。贤才并、□时间出,尽一一惊人绝艺。捧乡书,气格飘飘,似阆苑神仙,参差相继。纵子墨文章,相如才调,骤觉雷声平地。太守宾兴当此际。正瑞霭寒轻,虚堂风细。舞腰旋、飞尘仿佛,歌管递、清声嘹唳。况相将、桂籍荣登,对酒面鳞江,何妨沈醉

瑞福随春到,穰穰正似山。君王宽大诏,自此遍人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