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引

阊阖天门开九重,金茎肃萧摇霜风。
吴江木落龙庭空,鸡鸣起舞何匆匆。
胡尘高翳山□东,边声夜入乌号弓。

作品评述

诗词:《秋风引》
朝代:宋代
作者:曹勋

诗词中文译文:
阊阖天门开九重,
金茎肃萧摇霜风。
吴江木落龙庭空,
鸡鸣起舞何匆匆。
胡尘高翳山□东,
边声夜入乌号弓。

诗意和赏析:
《秋风引》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词,作者曹勋生动地描绘了秋风吹拂下的景象,以及其中所蕴含的诗意。

诗的开头,“阊阖天门开九重”,形象地描绘了天门敞开的场景。这里的阊阖指的是宫殿的门,九重表示其庄严高大。这一描写使人感受到秋天的广阔和庄严,暗示着季节的变迁和宇宙的律动。

接着,诗中出现了“金茎肃萧摇霜风”,这是对秋风的描绘。金茎指的是秋天的植物,肃萧则表达了秋风的凛冽和寒意。霜风则传达了秋天的寒冷和清新。这样的描绘使人感受到秋风的清爽和凉意,展现了秋天的特点。

接下来的两句,“吴江木落龙庭空,鸡鸣起舞何匆匆”,通过描写景色的变化,表达了秋天的离别和动荡。吴江木落指的是江边的树木在秋天凋零,龙庭空表示宫殿的空旷。鸡鸣起舞则是对黎明的描写,暗示着日出的时刻。诗中的离别和匆匆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给人以深沉的感受。

最后两句,“胡尘高翳山□东,边声夜入乌号弓”,通过描写边境的景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边塞的危险。胡尘高翳指的是敌军的尘土高扬,遮蔽了山峰的轮廓。边声夜入乌号弓则表达了乌号弓声在夜晚传来的景象。这样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了战争的紧张氛围和边塞的艰苦环境。

总的来说,《秋风引》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秋天的变幻和特点,同时也蕴含了季节更迭、人事变迁和战争动荡等主题。诗中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给人以视觉和情感上的冲击,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体味到秋天的韵味和人生的哲理。

诗词推荐

不寒不热小梅天,千里归怀正所便。嫩笋触沙抽犊角,新荷拿水握儿拳。游丝有绪谁紬绎,野茧难缲自裹缠。欢伯疑吾犹著物,殷勤送至汗漫边。

闷发每吟诗引兴,兴来兼酌酒开颜。欲逢假日先招客,正对衙时亦望山。句检簿书多卤莽,堤防官吏少机关。谁能头白劳心力,人道无才也是闲。

难难难是遣情难,情尽圆明一颗寒。大法眼,不相谩。面前不破案山碍,直下无津识浪乾。

坐来小歇过眉柱,客里那能满眼酤。肯脱襄衣借侬著,鸥边雨外且江湖。

风撼桐丝带月明,羽人乘醉截秋声。七弦妙制饶仙品,三尺良材称道情。池小未开春浪泛,岳低犹欠暮云生。何因乞与元中术,临化无妨膝上横。

山路本无雨,雾滃露点湿。脚滑几欲缩,举步真如絷。剉过万千山,云磴莫计级。更多仙泉甘,潭深绝绠汲。力疲骨节酸,远眺空伫立。旷怀无与言,付与诗收拾。

字画端重无倾欹,文辞简古有刺讥。高堂一见为却立,知是浯水中兴碑。当时长安望浯水,相去不知几千里。斯文自合上送官,如何鑱向千岩底。二公用意深复深,知我罪我俱无心。不向一时求赏音,亿代宝之如璆琳。孽臣之事置莫说,尚喜蚕头未讹缺。纷纷理乱堕空虚,千古断崖悬日月。

年时床下拜庞公,鸡黍留连日正中。客子倦游归计速,伤心先友转头空。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七弦 一作:七丝)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蓬瀛乍接神仙侣,江海回思耕钓人。九万抟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风尘。升平时节逢公道,不觉龙门是嶮津。

吾儿适淮壖,送之梅市桥。三年安得过,思汝双鬓凋。今年当代归,秋色已萧萧。迎汝不惮远,梦泝钱塘潮。人事不可料,邑民挽归桡,郡牧部使者,交章闻之朝。增秩复使留,此事久寂寥。念汝未育子,大女方垂髫,小女闻学行,想像扶床娇。汝少知读易,外物莫能摇,但愿早举孙,不必

谷口高人,偶溯明河,近尺五天。见紫霄宫阙,空中突兀,玉皇姬侍,云里蹁跹。滴露研朱,披肝作纸,细写灵均孤愤篇。排云叫,奈大钧不管,沙界三千。语高天上惊传。早斥去人间伴谪仙。念赤城丹籍,香名空在,蓬莱弱水,欲到无缘。还倚枯槎,飘然归去,回首清都若个边。家山好,

皇壑情无尽,田园兴有余。何当厌泽国,不奈忆君庐。庭户草应长,江山木已疏。何时整归棹,八月洞庭湖。

藏啼留送别。拭泪强相参。谁言畜衫袖。长代手中浛。

当时泛西湖,已觉烟水永。北堤复谁开,长涵一川静。久幽繇地偏,跬步人迹屏。我初得之喜,指顾辟榛梗。种花延妙香,插柳待清影。飞梁通两涯,结宇临四境。包罗尽高卑,开拓极壬丙。洒然尘滓消,恍尔心目醒。兴物振滞淹,如人出奇颍。日携二三子,杖屦屡观省。念时方有为,众智

此道元来即是心,人人抛却来求深。不知求地翻成外,若是吾心底用寻。

妙想语不周,中夜兴抱膝。忆昨亲蛟蜃,风浪身恻恻。天意增吴涛,沧江渺何极。君舟且勿理,南首快所历。何如西楼观,蕉花红正滴。

步上危亭欲细看,忽惊风雨暗江干。此身不作蛮州鬼,犹拟扶筇再倚栏。

万物尽熙熙,郊天礼毕时,安边文教远,过海赦书迟。南牧虽无也,东封合有之。茅堂自歌咏,何必向丹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