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杜公挽词五首

见录寻常咏,亲装复手题。
言从永嘉後,重与建安齐。
自古难知己,孤生每择栖。
春风寄黄鸟,为向墓间啼。

作品评述

《太师杜公挽词五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这是太师杜公挽词的五首诗。
每次见到您的诗篇,我都亲自装裱并题字。
您的言行都承袭了永嘉以来的传统,使我重拾了建安时期的志向。
自古以来,找到知己是十分困难的,而我这个孤独的人却总能找到栖身之所。
春风吹来,黄鸟寄托着我的思念,为您在墓间啼鸣。

诗意:
这组诗词是梅尧臣以太师杜公的名义挽词的作品。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对太师杜公的敬仰表达出来。他赞扬了太师杜公的诗篇,表示每次见到这些诗篇时,他都亲自装裱并亲手题字,以示对太师的尊敬。他将太师杜公视为传统的继承者,使他重拾了建安时期的志向。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在寻找知己的过程中的孤独感,但他幸运地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最后,他以春风寄托黄鸟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太师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组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太师杜公的敬仰和思念之情。诗人通过亲自装裱并题字的方式,展现了他对太师杜公诗篇的重视和敬意。他将太师杜公视为传统的继承者,使他重新激发了自己对建安时期志向的追求。诗人同时表达了自己在人生旅途中寻找知己的孤独感,但他幸运地找到了一个安身之所。最后,诗人以春风寄托黄鸟的形象,将自己的思念之情传达给太师,表达了对太师的深深思念和敬仰。

这组诗词展现了梅尧臣对太师杜公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知己难得的珍惜和对友谊的追求。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诗人将自己的情感真挚地表达出来,使读者在赏析中也能感受到其中的诗意和情感。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少陵时时醉里,子山日日愁边。白发新来满镜,故人万一能怜。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生平未省友松竹,爱言从宦输幽独。子也诸侯老宾客,襆被仅缘升斗禄。为问江神何世情,霁月光风送帆幅。天意元来向事功,谨毋遐心自金玉。

山无凤皇飞,洞有仙人迹。蝙蝠大如鸦,莓苔偏上屐。自惭无道骨,安问缘云客。

湘江滨,湘江滨,兰红芷白波如银,终须一去呼湘君。问湘神,云中君,不知何以交灵均。我恐湘江之鱼兮,死后尽为人。曾食灵均之肉兮,个个为忠臣。又想灵均之骨兮终不曲。千年波底色如玉,谁能入水少取得,香沐函题贡上国。贡上国,即全胜和璞悬璃,垂棘结绿。

鲲鹏至大兮,形载于庄周逍遥之篇,蟋蟀至小兮,名托于周公七月之雅。一则变化徙天池,一则悲鸣入床下。周公作诗陈艰难,琐悄如与妇子言。天经地续发真藻,特驱小物归毫端。鹏大无论世无有,挥斥八极隘宇宙。世人有眼不见鹏,直赖庄周为不朽。当年蟋蟀吟秋时,秦家宫殿隋家墀。

却上南山路,松行俨如庑。松根碍幽径,孱颜不能斧。摆履跨乱云,侧巾蹲怪树。三休且半日,始到毛公坞。两水合一涧,潈崖却为浦。相敌百千戟,共攂十万鼓。喷散日月精,射破神仙府。唯愁绝地脉,又恐折天柱。一窥耳目眩,再听云发竖。次到炼丹井,井干翳宿莽。下有蕊刚丹,勺之

乞州如斗苦难谐,遣戍蓬婆也自佳。严诏自天疑过误,虚心造物与安排。轒輼犹未空三辅,鼙鼓何当静两淮。经世无才羞汲引,寸丹咫是尧阶。

边尘卷地北风号,泥马南来驻六桥。汴水故宫空有月,海门沙溆寂无潮。铜驼夜泣霜华冷,银雁秋飞王气销。五国城头魂不返,伤心谁赋《楚辞》招。

朝饥一眼望炊烟,绕尽长溪过尽山。承露丝囊世无样,蜘蛛偷得挂篱间。

除去菩萨,扶立生铁。

疾雷破屋雨翻河,一扫清风未觉多。应似画师吴道子,高堂巨壁写降魔。

叹流光如水,又分破,一年秋。柰妒雨痴云,良宵佳节,不遂登楼。山川满前图画,幸故乡无复有新愁。风物催成老境,乾坤付与双眸。几年京国苦淹留。今得赋归休。况天柱峰头,清辉好在,氛翳俱收。身闲更逢全景,是腰钱骑鹤上扬州。明日霜天红树,绝胜芦叶汀洲。

莺莺燕燕,蜂蜂蝶蝶。酒债几时还彻。韦郎又约醉梨花,对一树、玲珑香雪。盈盈脉脉,翻翻折折。小雨朝来乍歇。一年最是好光阴,算只有

千年戴颙宅,佛庙此崇修。古井人名在,清泉鹿迹幽。竹光寒闭院,山影夜藏楼。未得高僧旨,烟霞空暂游。

卷藏政尔待时雨,及此发舒天已秋。已是萧萧吹我急,主人宁得厌飕飕。

暇时结客小舂容,路值重岩紫翠峰。云阁翚飞翼鸾凤,石机动盘屈老虬龙。林扉雨过便秋菊,山寺风清度晚钟。快展眉头须剧饮,天开霁色不妨农。

若使汉廷重用赋,子虚应恨不同年。

自然长寿又康宁,德合无疆万物亨。圣主爱新思尽美,更羞仙朮助延生。

我是钧天梦觉人,忆来松下是前身。老僧何去袈裟在,落叶斜阳满室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