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西亭歌

望娟娟兮云之篁,结氤氲兮成堂。
百草棼而易蘦兮,孰与玩遗芳?■美人之好饰兮,辟氛台而清凉。
岂大原之无所兮,若稽首乎西皇。
虚中以象迹兮,体员以用方。
又乌知吾之所兮,为西为东。

作品评述

《竹西亭歌》是元代诗人杨维桢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竹林为主题,通过对竹林景观和美人的咏叹,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美的赞美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望娟娟兮云之篁,
结氤氲兮成堂。
百草棼而易蘦兮,
孰与玩遗芳?

美人之好饰兮,
辟氛台而清凉。
岂大原之无所兮,
若稽首乎西皇。

虚中以象迹兮,
体员以用方。
又乌知吾之所兮,
为西为东。

这首诗词通过对竹林的描绘,展示了竹林的美丽和宁静。诗中的“娟娟”和“篁”形容竹子的姿态,使人感受到竹林的生机勃勃。诗人将竹林比喻为一座堂,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百草虽然繁茂,但易于枯萎凋零,与竹子相比,显得不那么持久。这里作者在表达了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幻无常和竹子的坚韧之美。

接下来,诗人转向美人,将她与竹林相比。美人喜爱装饰,但却清凉宜人如辟氛台。这里辟氛台指的是一种陶瓷制品,用于驱散烟雾和清新空气。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表达了美人的高贵和清新的气质。

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原”何处无所?这里的大原指的是天地之间的广阔原野。作者以一种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钦佩和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之情。最后,诗人用“虚中以象迹”和“体员以用方”来形容自己,表达了自己对自身身份和位置的思考。

整首诗词抒发了诗人对竹林和美人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诗人将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融为一体,展示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推荐

闲曳枯筇自在行,曲廊小阁赏新晴。幽禽叶底吟风久,残雨枝间照日明。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亦知老健终难恃,且复萧然得此生。

山外圆天一镜开,山头云起似浮埃。松吟竹舞水纹乱,坐见溪南风雨来。

几点丹砂照绿阴,瑶池内使翠霞襟。东风何处曾相识,沉水香消午院深。

晴云高举雪云低,日日占天候不齐。菘白僵成蒋白笋,麦黄淹作韭黄虀。江湖吐日鼋晞甲,山路成泥兽印蹄。老去欲休官不许,夜来魂梦旧山豀。

晨鸡才发声,夕雀俄敛冀。昼夜往复来,疾如出入息。非徒改年貌,渐觉无心力。自念因念君,俱为老所逼。君年虽校少,憔悴谪南国。三年不放归,炎瘴消颜色。山无杀草霜,水有含沙蜮。健否远不知,书多隔年得。愿君少愁苦,我亦加餐食。各保金石躯,以慰长相忆。

精庐不住子,自有无生乡。过客知何道,裴回雁子堂。浮云归故岭,落月还西方。日夕虚空里,时时闻异香。

梅花巳是不胜癯,无赖东风特地???。狼籍玉英浑不惜,强留嫣蔕与枯须。

离玄帐之五载兮,致桂酒而为羞。神剡剡而如见兮,目无睹而心忧。思旧爱之莫得兮,逝长往而悠悠。协清和之斌斌兮,护二仪之〖姽柔。阐坤德之英英兮,匹任姒而尹优。亲蚕桑以为务兮,性勤俭而采芣。持内则其纯备兮,克温恭而行修。想仪容之仿佛兮,意歔欷而难蒐。感霜露之不停兮

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

寒日倚江阁,晚云低可攀。溪翁随水上,田妇赴虚还。幻境梦占梦,畏涂山复山。乾坤有馀地,闲处着衰颜。

我从清湘发源来,直送湘流入营水。故人亭前合江处,暮夜樯竿矗沙尾。却从湘口望湘南,城郭山川恍难纪。万壑千岩诗不偏,惟有苍苔痕屐齿。三年瘴雾亦奇绝,浮世登临如此几?湖南山色夹江来,无复瑶篸插天起。坡陀狠石蹲清涨,澹荡光风浮白芷。骚人魂散若为招,伤心极目春千里。

中军待上客,令肃事有恒。前驱入宝地,祖帐飘金绳。南陌既留欢,兹山亦深登。清闻树杪磬,远谒云端僧。回策匪新岸,所攀仍旧藤。耳激洞门飙,目存寒谷冰。出尘閟轨躅,毕景遗炎蒸。永愿坐长夏,将衰栖大乘。羁旅惜宴会,艰难怀友朋。劳生共几何,离恨兼相仍。

草木亦有性,与我将不别。我若似草木,成道无时节。世人不会道,向道却嗔道。伤嗟此辈人,宝山不得宝。

晓日照江水,游鱼似玉瓶。谁言解缩项,贪饵每遭烹。杜老当年意,临流忆孟生。吾今又悲子,辍筋涕纵横。

篱边雪畔影横斜,应讶何乡太瘦些。未可被渠瞒老眼,玉堂茅舍一般花。

肯伴白云休。

佳节凭高驻采旗,亭皋雾罢转晨曦,堋间羽集号猿后,台外尘飞戏马时。芳菊治疴争泛蕊,丹萸解恶遍传枝。明年此会知何处,醉玉颓山不用辞。

秋风有落枝,天籁动埙篪。鼓角山河壮,襟怀岁月迟。阮生狂一啸,汉武老多悲。虽有秦歌激,终堪理钓丝。

新绿池塘,一两点、荷花微雨。人正静,桐阴竹影,半侵庭户。欹枕未圆蝴蝶梦,隔窗时听幽禽语。卷沙帏、随意理琴丝,黄金缕。鲛绡扇,轻轻举。龙涎饼,微微炷。向水晶宫里,坐消襻暑。剥啄谁敲棋子响,莺儿林里惊飞去。最好是、活水沦新茶,醒春醑。

夜来听雪晓来看。惊失却尘寰。摇撼琼林玉树,心疑身是仙官。乘风缥缈,凌空径去,不怕高寒。却被孤鸿相劝,何如且在人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