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栏槛倚高秋,一掬寒波醉眼流。

出自宋代朱松的《答国镇见迓之什(其一)》

出自宋朱松的《答国镇见迓之什(其一)》

拼音和注音

píng jīn lán kǎn yǐ gāo qiū , yī jū hán bō zuì yǎn li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醉眼:醉眼zuìyǎn[古]∶醉酒后迷糊的眼睛。

平津:坦途;大道。古地名。汉时为平津邑,武帝封丞相公孙弘为平津侯,即此。后多用为典,亦以泛指丞相等高级官僚。旧时北平今北京﹑天津的并称。

朱松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


原诗

平津栏槛倚高秋,一掬寒波醉眼流。

莫话风流云散事,九河翻泪若为收。

诗词推荐

科名继世古来稀,高步何年下紫微。帝命几曾移重镇,时清犹望领春闱。登朝旧友常思见,开幕贤人并望归。今日得游风化地,却回沧海有光辉。

历历长涂谒鲁侯,征尘宁复恋貂裘。江城露冷霜初滑,海谷冰消水欲流。夜月观书徐穉榻,春风听乐仲宣楼。料君频作四湖梦,曾忆孤山有旧游。

得丧傍观有悴荣,此翁勘破一毫轻。宴披香殿犹前日,出大槐宫已隔生。未许季咸觇老态,旋呼伯雅解春酲。不知触氏并蛮氏,胜负元因底事争。

熏炉御史出神仙,云鞍羽盖下芝田。红尘正起浮桥路,青楼遥敞御沟前。倾城比态芳菲节,绝世相娇是六年。惯是洛滨要解佩,本是河间好数钱。翠钗照耀衔云发,玉步逶迤动罗袜。石榴绞带轻花转,桃枝绿扇微风发。无情拂袂欲留宾,讵恨深潭不可越。天津一别九秋长,岂若随闻三日香。

非烟非雨淡蒙蒙,深闭窗扉护脱风。船外山光帘里翠,岸头花影镜中红。

草木英华聚,楼台紫翠重。山形仙苑凤,泉脉御池龙。

朝出羽林宫,入参云台议。独请万里行,不奏和亲事。君王重年少,深纳开边利。宝马雕玉鞍,一朝从万骑。煌煌都门外,祖帐光七贵。歌钟乐行军,云物惨别地。箫笳整部曲,幢盖动郊次。临风亲戚怀,满袖儿女泪。行行复何赠,长剑报恩字。

乘兴不回安道舟,销忧同倚仲宣楼。莫嫌四面酸风射,犹胜三场渖汗流。

点点红妆缀绿枝,睡犹未足已相宜。欠呼杜老供吟笔,仅约杨妃倒酒卮。数日以来应烂漫,一风之后想离披。凭谁警戒司花女,密遣轻阴谨护持。

绝叹当年故作痴,水边林下欲清非。未庆阮籍涂穷惯,自是王通世念微。伏节旧闻英概伟,挂冠惜与壮心违。起予径办从公物,一鞆芒鞋一衲衣。

神宅于幽,{左日右幼}{左日右幼}沈沈。至和塞明,考我德音。神听静嘉,俨乎若临。币以荐诚,敢有弗钦。

几年块处断足音,日咏楚歌常林。朋知久矣张邴我,矻矻抱瓮如汉阴。末路面颜殊自笑,故人情义无深。桑榆可收倚君重,表表玉立行班心。

罡风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卧九阍。终是落花心绪好,平生默感玉皇恩。

左者前其角,右者后其足,浼君双指螺,战此两觳觫。草长水远日悠悠,不向桑间自在休。蜗头尚可屠蛮触,壁上从今斗二牛。

山径阴阴雨未乾,春风已暖却成寒。不缘天气浑无准,要护荼蘼继牡丹。

何年倦霖雨,言田亦公心。一犁不入土,无因致千金。

匆匆中夜辔,候馆若为容。山转时藏月,河分不割风。凭谁能食梦,总自解书空。省内吾难倚,诗书更使慵。

郎君得意及青春,蜀国将军又不贫。一曲高歌红一匹,两头娘子谢夫人。

学者学为孝,诸生久讲明。谒归二十辈,毋乃为阳城。

峨嵋仙府静沈沈,玉液金华莫厌斟。凡客欲知真一洞,剑门西北五云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