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随机无尽颂·庄严净土分第十

曾无一法侵,心外更无心。
月冷空当午,松寒露满襟。

作品评述

《金刚随机无尽颂·庄严净土分第十》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无尽庄严之颂歌·庄严净土分第十
曾经无一法能侵犯,心境超越了尘世纷扰。
月寒照耀午时空,松树寒意覆满怀抱。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个人在修行中触摸到的庄严和纯净的境界。作者通过描述自己思绪的宁静和内心的超脱,描绘了一个无法被外界干扰和玷污的精神境界。月光寒冷照耀着午时的空间,松树的寒意填满了胸怀,这些象征着修行者内心的冷静和宁静。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超越尘世的境界,表达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所追求的庄严和纯净。诗中的"曾无一法侵,心外更无心"表明作者的心境已经达到了超脱尘世的境地,不受外界法则的干扰,内心也没有任何杂念。"月冷空当午,松寒露满襟"通过描绘寒冷的月光和松树的寒意,强调了修行者内心的宁静和冷静。

整首诗词以简练明了的语言展示了一个纯净、超越的境界,给人以宁静、清净的感受。通过作者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修行者内心深处的平静和超脱,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追求庄严和纯净境界的向往和思考。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劳生共乾坤,何处异风俗。冉冉自趋竞,行行见羁束。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万古一骸骨,邻家递歌哭。鄙夫到巫峡,三岁如转烛。全命甘留滞,忘情任荣辱。朝班及暮齿,日给还脱粟。编蓬石城东,采药山北谷。用心霜雪间,不必条蔓绿。非关故安排,曾是顺幽独。达士如弦直,小人

五年於此谩随缘,去住无心自坦然。六月霏霏飘端雪,须知别是一壶天。

莞簟轻轻卷,藤床故故移。暑尘无避处,客舍有凉时。开帐迎风易,钩帘看雨宜。绿阴更清绝,旧竹长新枝。

古来游客谩西东,领会谁如我与公露坐绳床天不尽,绝胜帘雨栋云中。

金粟如来瘦如腊,坐上文殊秋月圆。法门论极两相可,言语不复相通传。至人养心遗四体,瘦不为病肥非妍。谁人好道塑遗像,鲐皮束骨筋扶咽。兀然隐几心已灭,形如病鹤竦两肩。骨节支离体疏缓,两目视物犹炯然。长嗟灵运不知道,强翦美须插两颧。彼人视身若枯木,割去右臂非所患。

去年腊日访孤山,曾借僧窗半日闲。不为思归对妻子,道人有约径须还。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金鞍欲上故徐徐,想见华清被宠初。后日延秋门下路,不应有暇作踟蹰。

瞿塘隘处真重险,勾漏坡前又一滩。世事不容轻易看,翻云覆雨等闲间。

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寥。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

诸子生涯各有成,从来孝顺两边生。贪欢一夜浑家乐,失晓连忙打五更。

冰溪雪岭赴诗盟,我媿难先二子鸣。莫惮登临助余勇,欲令万战遇奇兵。

日色全无热,秋凉不似初。行人惊翡翠,掠水度芙蕖。平野一回顾,远山千有余。谁令贪眺望,却道废看书。

少年看花双鬓绿。走马章台管弦逐。而今老更惜花深,终日看花看不足。坐中美女颜如玉。为我一歌金缕曲。归时压得帽檐敧,头上春风红蔌蔌。

日日午餐余,即须幽讨。拄杖长行觅周老。三杯两*,不致玉山倾倒。与君何处去、乾*好。松影闲庭,长吟藉草。白发多来故人少。春山何在,两树寒梅枯槁。一声邻笛起、催归早。

北湖老矣不事事,日割黄羊分大胾。底物堪浇块磊胸,即今斗焙惟高峰。边头那知见阿八,端笑吾人号痴绝。唤取阿八来细评,沙泉水甘似中{左氵右霝}。

日精满,阴魄化无形。每遇月圆开北户,神龟时饮碧瑶玲。形魄岂能停。阳砂赤,阴粉色微青。粉换肉肌砂换骨,凡胎换尽圣胎灵。飞举似流星。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

梅山半载在城中,辜负山中月与风。老我相逢还一笑,弟兄能有几人同。

我见刘颍川,昏困不暇寐。忽还便娟儿,白日思寝被。此头各未白,相逢当有地。讵惜草草别,但嗟言负意。是时菊正花,迸散青铅泪。摇策如骑电,到国何容易。莱衣媚家府,芳樽延国士。相知问阿侬,为言只尔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